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余应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余应桂(1580年—1649年),字孟玉,号二矶江西都昌人。 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耕读世家,万历四十一年(1619年)已未进士,四十八年任浙江武康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丁艰去职。六年(1626年)授福建龙岩县县令崇祯元年(1628年)授海澄县令,清廉自守,“吏事精敏,下不能欺”[1],龙岩人立生祠,树“余侯遗爱碑”,碑文:“相时以动,不弗人情,斯何等识力哉!……救荒发粟,施济众,真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也。”

崇祯四年(1631年)授御史,七上弹劾首辅周延儒,下狱后继续纠劾。崇祯七年,出任湖广巡按,后为巡抚,镇压农民军,熊文灿上疏弹劾应桂“破坏抚局”,受杨嗣昌诋诬,被逮下狱。

崇祯十六年,潼关失守,起为兵部右侍郎,出代孙传庭总督陕西军务,发帑金五万,行至山西,徘徊不前,被革职,由陕西巡抚李化熙升任,后家居都昌。

永历二年十二月(合1649年),起兵都昌反,招致石光龙旧部练为水军,败于落星湖,清兵破都昌,不屈而死。《明史》有传。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