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教大雄中学

香港長沙灣的佛教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大雄中學
Remove ads

佛教大雄中学(英语: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简称BTHC)是位于香港九龙长沙湾苏屋邨长发街38号的一所津贴中学,邻近明爱医院,创立于1969年,为香港佛教联合会创办的第二所中学。位于长发街38号。现任校长为招康明校长。

事实速览 佛教大雄中学 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 其它名称 ...
Thumb
佛教大雄中学南面及后门
Thumb
佛教大雄中学长发街校门
Thumb
远眺佛教大雄中学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

历任校长

  • 吴广源先生[1](1969年至1970年,任内逝世)
  • 区高倩兰女士(署理,1970年至1971年)
  • 黄义华先生(1971年至1981年)
  • 胡文勇先生[注 1](1981年至2004年)
  • 苏曼云女士(2004年至2008年)
  • 何婉莹女士(2008年至2018年)
  • 招康明先生(2018年至今)

学校资料简介

学校资料

1969年,香港佛教联合会开办第二所中学,并命名为“佛教大雄中学”。该校位于深水埗苏屋邨长发街38号,校舍占地约5000平方米,楼高6层,1969年1月邀得时任教育司简乃杰主持校舍奠基礼[2]。学校共有28间一般课室、4间实验室与地理室、音乐室、视觉艺术室、多媒体学习中心以及电脑室各一间。此外,该校亦有图书馆及阅读室。经过校园扩建工程后,增设了一个学生活动中心、辅导室、聚言室与畅谈室、学生会办事处、领袖生室和家长教师会办事处等;另外,又有让学生进行课馀研习的数学阁及与外籍老师交流的英语阁。校内设有的“妙真花圃”主要让学生在午饭时间或课馀时间作才艺表演活动之用。而灵修室“觉醒轩”是为了教师以及学生禅修而设。至于电脑设施方面,学校各课室均有网络接点、投影机、实物投影机及多媒体电脑,教员室内亦附设教学软件制作中心;多媒体学习中心设备齐全,供学生上课及课后使用;图书馆内亦设有十台电脑供学生使用;师生亦可在“创科天地”使用不同的科技设施进行教学和研究,并展示丰硕的学习成果,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协作和解难能力,使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在体育设施方面,还有篮球场、排球场、健身室及有盖操场。学校的校园电视台,能让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能。学校的“禅修室”及于全校推行禅修课程。

佛教大雄中学的中一至中六每级均有四班,全校学生超过九百人。自2016年至2017年教学年度开始,该校的中一至中三级各有两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中国语文、普通话、佛学、中史、综合人文学科除外),其馀各班以母语授课(数学、科学科除外)。初中学生除修读一般基础课程外,也有研习普通话、综合人文及电脑认知等科目,旨在发掘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潜能。高中学生按能力及兴趣选科,为未来人生路向奠下基石。

学校以校本为务,注重学生的学术及品德教育。学校宗教事务组、学术组、训导组、辅导组、升学及就业辅导组、课外活动组、社会服务组和公民教育、德育及环境教育组,与家长一起携手,让学生为达致“完善自我”及成就“开拓自我”而精进不懈。

Remove ads

校训释义

明智显悲

启发智慧光明 培养正知正见 显扬大悲拔苦 成就自利利他

  • “明”有显明、启发和破除黑暗的意思。佛教认为每一个众生,每一个同学,都有与佛陀等同的智慧,但是因为被“无明愚痴”的烦恼所障蔽,而致不能显露。
  • “智”即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建筑在正知正见之上,也就是对因果法则和缘起道理的正确了解。当一个人能明白因果法则,他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是非黑白”,当他能明白缘起道理,他便懂得珍惜因缘和权衡事物的“取舍轻重”。学校的责任,就是以闻、思、修(学习、反思和实践)的方法,启发同学本有的智慧,令之明显和发挥光明,而同学则应珍惜自己,珍惜因缘,用心学习以能掌握智慧的钥匙。
  • “显”就是显露和指出的意思。一般世人都是自私自利,不识互相尊重、和谐与及合作的重要和好处。佛陀指出,凡事都要因缘和合才能成就;不和合,就无力量、分散乃至坏灭。所以应该学习聆听和了解别人的感受和见解,更要明白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有沟通、关怀和谅解。
  • “悲”就是拔除他人痛苦的心愿,而佛教讲的慈悲心,是应该建筑在“亲同感受”和“不分你我”的见解上。当能显扬和发挥大悲拔苦的精神,就会明白到自私自利的祸害,与及和谐和互相关怀的好处。

总结,“明智”就是自利,“显悲”就是利他,若能做到“明智显悲”,就是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了。

Remove ads

校徽释义

“卍”是古代的一种吉祥徽号。有释为“德”字。亦有译为“万”,就是万德汇聚的意思。后来被佛教广泛采用,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轮”,是古印度的一种武器。而“法轮”是指所说的教法圆满无缺,有“轮”一般的威力,能够灭除烦恼,乃至摧毁一切不正确的见解。

抱负及使命

学校抱负

学校本着佛陀精神,秉承校训“明智显悲”,提供优质教育,培育人才。

学校使命

学校多年来致力培育学生在品德、学术、体能、合群、审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强调学生肩负责任,训练学生自主自学,锻炼学生克己谦和,要求学生本著佛陀的慈悲愿力,贡献社会,服务人群,实践校训“明智显悲”的精神。期望学生学业精勤和品德完备,挑起大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以至为世界作出贡献。

班级结构

  • 学校中一至中六采用平衡班制,每级四班,总数24班
  • 中一:1A、1B、1C、1D
  • 中二:2A、2B、2C、2D
  • 中三:3A、3B、3C、3D
  • 中四:4A、4B、4C、4D
  • 中五:5A、5B、5C、5D
  • 中六:6A、6B、6C、6D

学校科目

办学宗旨

教导学生淳朴笃实,谦和克己,学思奋进,自主自强,爱护关怀。

学校团队

  • 训导组
  • 辅导组
  • 升学及就业辅导组
  • 课外活动组
  • 资讯科技组
  • 学术组
  • 公民教育,德育及环境教育组
  • 服务团
  • 宗教事务组

制服团队

校友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