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作格动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作格动词,或施格动词部分情况下与非宾格动词指待同一种现象或被认为其小类。[1] 在理论语言学中是一种可以进行使役交替的动词。即,可以充当及物动词使用也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使用的动词。而在充当不同动词类型时,及物动词的宾语对应不及物动词的主语。[2]例如:“张三打开了门”和“门打开了”中的“打开”。作格动词都普遍存在存在于汉语、英语及其他语言中,很多的其他语言也出现了作格动词的现象。[3][1]
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某一语言中动词类别分布不依靠及物性的依据,即不根据动词论元的多少进行分布。这是因为在构词或词型变化中,作格动词往往无法区分到底是及物动词的还是不及物动词。在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用法中,它们的词形和词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是否拥有及物性是由语境所决定的。但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某个配列,它在主宾型配列语言和作通型配列语言中均广泛存在。[4]
作格动词在不同用法时拥有不同的称呼。当其用作及物动词时它们被称为使役动词。因为在这种用法中,主语(或施语)在语义上会造成不及物形态的主语(或通语)所对应的动作。而当这类动词用于不及物形式使用时,则被称为反使役动词,因为这种用法描述的是一个场景中,其中主要参与者(如上文例子中的“门”)经历了一个状态的变化,比如变成“被打开”。[5][6]
Remove ads
历史
由于历史原因,关于作格动词的术语极其紊乱。与非宾格动词、非作格动词等多个属于有关联。[1][7][8]
作格起源自二十世纪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中,作格格局是表达动词和论元关系的形态手段逐步成为广泛共识。作格动词术语也是在此环境中诞生的。[9]
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说法最早来源于1978年由语言学家戴维·珀尔马特在关系语法学派的背景下提出的非宾格假说,在他的论文中并没有出现作格动词的说法而是根据与作格相反的宾格作为术语即非宾格动词。但他认为非宾格动词是不及物动词的一个小类,不具有及物作用,而是通过一种方法使其宾语出现在了主语的位置上。虽然关系语法逐渐衰落,但是非宾格动词、非作格动词的术语却被生成语法派系所继承。[10][7]
在生成语法中,随着对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Burzio定律即:
- 没有外主目语的动词不能授予宾格。
- 不能授予宾格的动词没有外主目语。
此理论解决了为何在非宾格结构中宾语要移位到主语的位置的问题。[11]但在生成语法后期,尤其是最简方案时期Burzio定律逐渐被其他理论所取代。[12]
Remove ads
分类
许多学者认为不及物动词分为两大类,也就是作格动词(或称非宾格动词)和宾格动词(或称非作格动词),而及物动词则只有一类。[10][13]而Burzio(1986)又提出了及物动词与致使动词的区别[11]。而黄正德认为更多论元的动词中及物动词与致使动词的差别是与非宾语动词、非作格动词平行的,因此也可以如此分类。于是黄正德将非宾格/非作格的差异扩展到了一至三元的动词。[14]
而罗伯特·M·W·迪克森没有采用上述的术语,将可以及物也可以不及物的动词分为两类。
P-不稳定性(即受事保持型不稳定性,patient-preserving lability): 在不及物句和及物句中,同一个不稳定动词具有相同的受事。
例如:
- 门开了。(不及物用法)
- 张三开了门。(及物用法)
A-不稳定性(即施事保持型不稳定性,agent-preserving lability): 在不及物句和及物句中,同一个不稳定动词具有相同的施事。 例如:
- 中国队打赢了。(不及物用法)
- 中国队打赢了韩国队。(及物用法)[15]
Remove ads
汉语中的作格动词
作格动词是将不及物动词用法的单一变元和及物动词用法的受事论元同等对待(S=P),而区别对待及物动词用法的施事论元(A)。这种区别在作格动词中体现在语义上。作格动词的占比多少并不会影响到配列的判断,作格动词只是动词的一个小类。[8]
在汉语学界中,顾阳、杨素英、徐杰等人都继承了戴维·珀尔马特的思想,将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非作格两类,而将及物动词分为一类。
但部分学者为了解决为何作格动词作为不及物动词却经常出现在及物结构中,提出了其他的观点。韩礼德认为,对同一对句子既可以及物分析也可以作格分析。
黄正德以及金立鑫和王红卫都对汉语的一元、二元动词做出了相似的四个分类。[8]
曾立英认为汉语的作格动词存在三个判断标准:
- “NP1 V NP2”结构与“NP2 V”结构的互换
- 能出现“使 NP V”结构
- 用自己进行修饰,如“NP2 自己V了”结构
这也是汉语作格动词的三个特点。[7]
其他语言中的作格动词
英语的作格动词相较于汉语许多事通过使役词缀如“en-,-en,-fy,-ize”构成的,而在汉语中只有一个“化”有相似的作用。
例如:
- The communication has strengthened our friendship these years.(这些年来,相互间的交流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 Our friendship has steadily strengthened these years.(这些年来,我们的友谊逐步增进。)[17]
另外,在早期英语中严格区分作格动词与宾格动词的助动词,也就是说它们使用的完成体助动词一个是be助动词一个是have助动词。现在英语中还部分保留了这种情况。例如go可以用is也可以用have。
- The bear has gone.
- The bear is gone.
而与之不同的sleep则不行。
- The man has slept for nine days now.
- *The man is slept for nine days now.
另外,作格动词在英语中还有一个特点,即可以不使用be而是使用自己作为动词来使用虚主语there。
- There arrived two strangers in the town.
- *There ate a big elephant.[18]
Remove ads
参阅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