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佩奇排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佩奇排字机[1](英语:Paige Compositor)是由詹姆斯·W·佩奇(James W. Paige,1842年—1917年)在1872年至1888年间开发的一项发明。它通过模仿人类的手部动作,代替传统印刷中手动拣选铅字的排字工人。[2][3]1890年代初,一群发明家与芝加哥的Towner K. Webster签订合约,计划生产3000台排字机。[4] 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需要不断透过试错进行调整,这台机器的精度远不如预期,最终未实现盈利。[5][6]最终,采用热金属排版工艺的Linotype排字机成为了市场主流排字设备。[7]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7月13日) |

作家马克·吐温曾对这项最终失败的发明投入巨资:高达30万美元(按2024年物价计算相当于7,874,167美元)。身为前印刷工的吐温不仅投入了大部分的稿费,还投入了其妻子奥莉维亚·兰登·克莱门斯继承的一大笔遗产。[6]弗雷德·卡普兰(Fred Kaplan)认为,他对佩奇排字机及其他发明的过度投资导致了他的家庭陷入财务困境,此次财务危机也是影响其创作风格由乐观转向悲观的原因[8]
韦伯斯特制造公司(Webster Manufacturing)[来源请求]最终只完成了两台机器。纽约电讯晚报评价道:“从机械的角度来看,它非常巧妙和完美;但从商业角度来看,它毫无价值,且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机器。”[9]这两台机器[10]的去向有明确记载:一台机器曾被赠予康奈尔大学,后被送返,并最终于1957年捐赠给马克·吐温故居博物馆保存至今,[5]另一台(用于1894年测试的型号)则被安置在哥伦比亚大学。Richard Huss认为,后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当作废金属回收处理了。[10]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