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佩氏真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佩氏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perezii),为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真鲨科的其中一种[2],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1876年,Felipe Poey在科学杂志Anales de la Sociedad Española de Historia Natural上将本种命名为Platypodon perezi。模式标本是在古巴海岸捕获的六尾样本。后来的学者将Platypodon属与真鲨属同义。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到巴西南部, 包括墨西哥湾北部与安地列斯群岛海域,深度1至65公尺,本鱼体呈纺锤型,口鼻部相当短、宽且圆形,鼻孔旁没有明显的皮瓣。眼睛大而圆形,有瞬膜,双颌的两侧各有11-13列齿,牙齿具有宽阔的基部、锯齿状边缘和狭窄的尖头。五对鳃缝长度适中,第三条鳃缝位于胸鳍的起点上方,背鳍2个,第一背鳍高且呈镰刀形,在其后面有一个低背脊延伸至第二背鳍,第二背鳍相对较大,具有较短的尖端。第一背鳍的起点位于胸鳍尖端上方或稍靠前,第二背鳍的起点位于臀鳍上方或稍靠前。胸鳍长而窄,逐渐变细,体上面为深灰色或灰棕色,下面为白色或白黄色,侧面有不明显的白色条纹,鱼鳍没有明显的斑纹,胸鳍的下侧、臀鳍和尾鳍下叶呈现暗色,体长可达300公分,体重可达69.9公斤,栖息在大陆棚及岛屿棚的陡峭礁石壁,属肉食性,以硬骨鱼、𫚉鱼、头足类等为食,胎生,雌鱼平均一次可生产四至六尾幼鱼,妊娠期为一年,每隔一年怀孕一次。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鱼肉可供食用,鱼鳍可制成鱼翅,鱼皮可制成皮革,肝脏用于制作鱼肝油,通常是用延绳钓所捕获。
-
上下颔
-
上颔牙齿
-
下颔牙齿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