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使用者经验

人们对于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及回应的过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使用者经验(英语:User Experience,缩写为UX),又译为使用者体验或用户体验,是由美国学者唐·诺曼(Don Norman)提出。[1]

事实速览 “使用者经验”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

于1990年代初期,他在 Apple(苹果公司) 担任用户体验架构师(User Experience Architect)一职,在此首次提出了“使用者经验”这一概念。[2]随后创办了尼尔森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3],更扩展了核心定义,认为“使用者经验”涵盖使用者在与公司产品/服务互动时的所有层面。

使用者经验的核心理念是以使用者为中心,著重于人机互动的全面思考,不同于传统优使性(Usability),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的物件导向思维。早期的优使性理论,集中于物件在任务中的学习性、效能与效率、记忆性与记忆延续性、错误率以及对错误的容忍能力。然而,随著时间推移,优使性的涵盖范围逐渐扩大,与使用者经验的范畴逐渐重叠,虽然仍保持以功能为导向的物件思维为基础。

Remove ads

概述

用户体验,意指一个人使用一个特定产品或系统或服务时的行为、情绪与态度。包括人机互动与拥有产品时的操作面向、体验面向、情感面向、意义面向、与价值面向;还包含使用者对于系统的功能、易用、效率的感受,在使用者经验的本质上,可以视为一个人对于系统的主观感受与主观想法。

使用者经验或用户体验随著行业不断完善和细分,主要区分为两大主要模块:用户体验研究(User Experience Research)以及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研究包含调查用户 ,获取数据,并为设计建立模型,比如用户地图(User Journey Map),以获取并分析数据,建立架构为主要目的[4]

使用者经验是动态的,有不断变化的使用情况、不停变化的各个系统,以及变化发生背后的情境与脉络,会不断随著时间产生变化。也就是说,使用者经验关乎著使用者如何和产品互动及体验产品。

ISO 9241–210英语User experience#cite note-1,对于使用者经验的定义是,使用者在使用或参与产品、系统、服务时,所产生的感受与反应,包含使用者的情绪、信仰、偏好、感受、生理与心理的反应、行为,及相关影响,涵盖产品、系统、服务使用的前、中、后期。影响使用者经验的三个因素分别是系统、使用者、还有使用的脉络。

用户体验设计(英语:User Experience Design,通常简称UX Design),则是以此概念为中心的一套设计流程。此完整流程包括了目标使用者设定、满意度的范围和主题设定、使用者需求的功能、互动研究、系统回馈和最终的报告与成果。

用户体验测试(英语:User Experience test) ,为测试产品满意度与使用度的词语,可能是基于西方产品设计理论发展出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产品软体测试或是商业行销测试时,会运用到使用者经验一词。也可应用在互动设计互动式语音应答上。在探讨设计价值时,有时也会运用到此设计,以判读是否导出更差的使用者经验来评估好坏。

使用者经验可经由多种方法来衡量,例如眼动追踪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等。在问卷调查中,标准化的量表因其客观性与可比较性强,以及易于使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者经验调查问卷(UEQ)[5]。该量表的开发及验证过程请参阅Laugwitz等人的论文[6]

依使用者经验设计流程所导出的成果,目前有下列三种形态,分别是:

  • 架构:操作蓝图或是分镜图
  • 草案
  • 文字叙述式的特性描写
Remove ads

参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