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供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供石,是一类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石头,是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重要部分。文房珍玩中的供石作为自然景观的缩影,常被中国文人雅士放置于书房中作为凝神静思、汲取灵感的载体,故又称为文房石、文人石。[1][2][3]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9月26日) |
历史
早于近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在古墓中发现珍罕的各类玉石,但直到唐代后期,文人才开始热衷于收藏供石。在宋代,赏石文化渐趋普及:米芾因拜石丢官而作《拜石图》;杜绾则编写了首部内容全面的石谱《云林石谱》。
鉴赏标准
供石的品质有包括产地、颜色、纹理、质感等众多的评判标准。人们使用许多术语来描述供石所需的品质,常见的如:“瘦”、“透”、“漏”(供石中空的部分能与石体和光线形成强烈对比,因此备受推崇)、“皱”、“古”(年代久远而典雅)、“绝”(代表完美)等。
产地
供石一般产自偏远之地,而最精致的供石往往来自河床或山中。珍罕供石的主要产地有:
相关条目
- 水石:受中国供石文化影响的日本赏石。
- 寿石:受中国供石文化影响的韩国赏石,也称水石。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