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罗·科埃略

巴西作詞家和小說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羅·科埃略
Remove ads

保罗·科埃略·德·索萨(葡萄牙语:Paulo Coelho de Souza发音:[ˈpawlu kuˈeʎu],又译柯艾略科尔贺;1947年8月24日),是一位巴西填词人小说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为世界知名作家。

事实速览 保罗·科埃略, 本名 ...

生平

保罗·科埃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幼时就读于耶稣会学校,青少年时期曾梦想成为作家,后从父母之意就读法律院校。1970年,科埃略进修一年后放弃学业成为嬉皮士,游历南美北非墨西哥欧洲各地并开始娱乐性用药。他于1972年回到巴西,开始为埃莉斯·蕾吉娜英语Elis Regina丽塔·李英语Rita Lee以及巴西偶像劳尔·塞沙斯英语Raul Seixas填词。[1]

1974年,科埃略因涉嫌参与无政府主义社会运动,遭到巴西军政府当局短暂监禁。

保罗·科埃略与妻子克里斯蒂娜·奥伊蒂西卡英语Christina Oiticica现居于里约热内卢。

作品

科埃略的出版作品被译成约80种语言,行销愈170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1亿4千5百万册。[2]他曾于不同国家获得数个文学奖项与提名,如以《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英语Veronika Decides to Die》提名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

科埃略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部小说据信印刷逾1千1百万册、译成40馀种语言——讲述一位牧羊少年游历北非的人生醒悟。美国好莱坞影人劳伦斯·菲什伯恩亦计划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搬上大银幕。[3]

科埃略的其他作品有《朝圣英语The Pilgrimage》《主神的使女们英语The Valkyries》以及《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葡萄牙语Na Margem do Rio Piedra Eu Sentei e Chorei》等等。[1][2]

更多信息 年份, 中文 ...
Remove ads

批评

在其公众畅销书作家的形象之下,科埃略在巴西文学界引发诸多争议,被认为缺乏真正的作家精神,作品太过简单、太过自我意识,甚至有评论直指其过于商业化、过于市场导向。他在巴西文学院的竞选活动则是其中最大的争议性话题。[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