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伪黄昏鳄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伪黄昏鳄属(学名:Pseudhesperosuchus)是喙头鳄亚目的一属,是种原始鳄形超目动物,鳄形超目包含现代鳄鱼与其史前近亲。化石是一个部分骨骼、头颅骨,发现于阿根廷的三叠纪晚期地层。
Remove ads
发现历史与叙述
正模标本(编号PVL 3830)包含:头颅骨、下颌、大部分脊椎、肩带、部分前肢与后肢。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的洛斯科洛拉多斯组(Los Colorados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诺利阶。在1969年,约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将这些化石命名为伪黄昏鳄(Pseudhesperosuchus jachaleri),属名意为“假的黄昏鳄”[1]。头颅骨虽然完整,但保存状态差。在过去,某些部位骨头被错误鉴定成其他部位[2]。在2002年的喙头鳄类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发现伪黄昏鳄与数种喙头鳄类的演化位置无法确定,跟喙头鳄、其他鳄形类的关系仍未定[3]。在某份早期研究,曾将伪黄昏鳄的属名误植为Pseudohesperosuchus[4]。
分类
以下为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C. Sereno)与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鲁玻特·威尔德(Rupert Wild)在对于原美颔龙的研究论文中所做的研究[5]:
鳄形超目 |
| ||||||||||||||||||||||||||||||
而在2000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詹姆士·克拉克(James M. Clark)等人发表编号 CM 29894 的黄昏鳄新标本时,在发表文献中列出了如下的演化分支图[2]:
鳄形超目 |
|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