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传家珠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传家珠宝》(英语:The Family Jewels)是威尔士发片歌手玛琳娜‧戴曼迪斯的首张录音室专辑,较广为人知的艺名为玛琳娜钻石。它于2010年2月15日由679 Artists和大西洋唱片同步发行。玛琳娜在该专辑录制过程中与包括帕斯卡尔·加布里埃尔、利安·浩威、格莱格·科尔斯汀、理查‧"Biff"‧史丹纳德和史塔‧史密斯在内的多名制作人合作。她认为专辑抒发的主题是“商业主义的诱惑、现代社会价值观、家庭和女性的性欲”。[1]
当代音乐评论家给予《传家珠宝》中传递多项主张的声乐给予相当正面的评价。该专辑首周在英国专辑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且首周销量为27,618张。专辑最终被英国唱片业协会(BPI)认证为金唱片,并在英国总售出195,358份。 《传家珠宝》在国际唱片排行榜上有著不错的表现; 它在美国告示牌两百大专辑榜上最高达到第138名,并于第一周卖出4,000份。
《传家珠宝》由五个单曲宣传支撑,且每一首都有音乐影片。尽管单曲《毛克利之路》最先于2009年11月13日发布,但《好莱坞》才是最先进入英国单曲排行榜的单曲,排行第12名。后续的三张单曲《我不是机器》、《噢不!》以及《香槟》分别于英国在排行榜上达到第26、38以及第141名。该专辑还于之后开始由玛琳娜策办的家传如珍巡回演唱会,并在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巡回了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
Remove ads
背景

玛琳娜在威尔士东南部出生并长大,尽管没研读过音乐,她仍在18岁时移居伦敦学习音乐。在退出四个大学并且参加试镜失败后,她开始自行创作音乐。[2]在她于2007年由社群网站Myspace发行的迷你专辑《Mermaid vs. Sailor》获得成功后,她于隔年被霓虹金唱片公司并于10月与679 Artists签约。[3]2009年,在夏天参加了格拉斯顿柏立当代表演艺术节等各种节日后[4],她在英国广播公司的2010年年度新声中获第二名[5],同时也是2010年全英音乐奖评论家选择奖的三个提名者之一。[6]
2012年在与杂志Between the Lines的采访中,玛琳娜表示这张专辑的标题来自于睾丸的俚语,但她以前太䩄腆了不敢承认。[7]
构思
玛琳娜解释说,这张专辑“主要的灵感来自商业化的诱惑、现代社会、家庭价值观和女性性行为”,旨在“享受和著迷于作为鼓励人们质疑自己存在的故事和理论” 。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多样化的专辑,因为我是如此灵活的作家。所亦会有很多流行乐收录其中,但这其中也会附带上许多前所未有的实验性作品。它基本上是一张以不该成为什么样为主题的专辑。
“
”
— 2010年一月,玛琳娜向杂志Clash解释了专辑的音乐风格
在谈话中,杂志Q的休伊·蒙哥马利注意到专辑中的曲风的变化,例如迪斯可(《香槟》)、泡泡糖庞克(《女孩》)以及卡巴莱(《清潭之蛙》)。专辑的首曲《你满意了吗?》探讨了充实生活的意义;而The Line of Best Fit likened的编辑更把这张专辑与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索伦·奥贝·齐克果的思想做比较。[8]
2010年1月在与每日电讯报的访谈中,承认她对于歌曲《女孩》中带有“厌女主义”色彩的歌词“感到难堪”,包括其中一段“女孩们从不与我交朋友/因为当她们谈话时我总是睡著/她们总是大啖卡路里”;她澄清说,歌词其实只著重于她自己的体重问题。 霓虹金唱片公司宣布会为《著迷入魔》和《毛克利之路》提供有限的双A面唱片,前者称作“大胆而野心勃勃 ... 杰出作品”,并将后者描述为“极其强烈,独树一格的流行冲击”。
玛琳娜声称她让制作人利安·浩威为了歌曲《置身局外》录制了486首声乐。[9]单曲《好莱坞》制作时玛琳娜从过去自己对美国名人文化的痴迷中汲取灵感,当《我不是机器》,整张专辑她最喜欢的成果成功释出时,她唱著歌并告诉自己要接受不完美,其中一句歌词“你最近表现得很强硬,最近也抽了太多烟 ... 别这么懦弱”;她希望观众能够欣赏这首歌。[10]《麻木》反映了她早年在伦敦中所需的奉献和牺牲;《噢不!》以及《你满意了吗?》则有著相似的抒情题材。 歌曲《噢不!》是于曲目列表完成后期才决定加入,这导致一些对专辑评论者评论时并不会囊括这首歌曲。 专辑最初已定将在2009年10月正式释出,但因玛琳娜的完美主义而延迟了发行日。
Remove ads
宣传
2008年,玛琳娜录制了《十七岁》以及《著迷入魔》的音乐影片。[11]隔年,摄影师蓝钦指导了《我不是机器》的幕后制作,并同时在影片中使用大量彩妆亮粉。[12][13]《毛克利之路》的影片则以玛琳娜以及身旁的两个舞者,以及过去木偶带给他们手风琴般伸缩的印象为主的素材制的肢体特效为要点; 其中影片花了17小时拍摄. [14]
波兰艺术家Kinga Burza为《好莱坞》拍摄了“经典类流行影片”,意在“让观众更爱她,也许在看片时能渴望吃一点爆米花并以影片作灵感、为乐趣而打扮”。[15]Burza 同时也录制了《噢不!》的影片,影片的审美基础建立于“zany neon”MTV标志以及隐含渴望成名成分的歌词。[16]而《香槟》的影片则加入了对麦可·杰克森的歌曲—《颤栗》音乐影片的元素的致敬。[12]
Dan Knight为切利·干沙尔斯的《好莱坞》的“精简”版混音录制了一支影片,里面的含意与Burza的官方影片完全相反。影片中,干沙尔斯和玛琳娜参加了1980代的爱沙尼亚音乐节目,并内配有字幕。[17]
Remove ads

《著迷入魔》作为玛琳娜的首张单曲,于2009年二月14日释出,[18]随后《毛克利之路》作为专辑的首张单曲于2009年11月13日释出。[19]基于《毛克利之路》的特殊性,玛琳娜选择这首歌以便在“非商业性”的变化上试水温,但在包括佩雷斯·希尔顿和肯伊‧威斯特在内的部落客分享之后,它在商业方面成功博得了关注。[20]
《好莱坞》作为专辑的第二张单曲于2010年2月1日释出,这同时也是玛琳娜第一次重大的释出。它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上排名第12名。[21]同年四月26日释出《我不是机器》并在同一个排行榜上排行第26名。 《噢不!》作为第四张单曲于八月2日在英国及爱尔兰释出;排行第38名。《香槟》作为最后的宣传单曲于同一地区在十月11日释出,[22]并在英国排名第141名。[23]
《我不是机器》于2010年在Popjustice £20 Music Prize中被提名为最佳英国单曲,但最后输给Example的《Kickstarts》。[24]
Remove ads
玛琳娜开始她的第一次巡回演唱会以便推销《传家珠宝》,巡演地区涵盖了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巡演包括在2012年格拉斯顿柏立当代表演艺术节、西南偏南以及佛斯音乐节的演出。2011年中期,在她开始于英国的巡回演唱会的同时,她受邀成为凯蒂‧佩芮的加州之梦巡回演唱会的开场嘉宾,[25]并于12月作为酷玩乐团于曼彻斯特竞技场主办的彩绘人生巡回演唱会的开场嘉宾,同时结束她的第一场巡演。[26]
在结束2010年二月21日位于曼彻斯特Deaf Institute的演出后,Contactmusic.com 的作者凯蒂‧雷帝肯给予玛琳娜9分的好评,她表示“下次当她回到曼彻斯特表演时,一张在商品展台上熠熠生辉的畅销专辑,将会因她在Academy 2的听众而一扫而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玛琳娜的音乐将不再只是在几百人的Trendy Bar里播放。”[27]
评分
《传家珠宝》在乐评中获得了“普遍好评”的成绩。在Metacritic,一个收集对于音乐专辑、游戏等主流出版物所做出的评分(满分100分)及评论的网站中,根据21条评论,《传家珠宝》平均分数为68分。[28]杂志Q的休伊‧蒙哥马利认为玛琳娜“广阔的想像力”让“一首成功的流行音乐变得更加丰富”。[36]英国杂志The Phoenix的卢克‧欧尼尔表示“她就像凯特·纳什一样优秀,虽然公司过去曾错过了迷人的钢琴乐流行,以及热情繁荣的舞娘风潮流,但没关系, 因为这股华丽风格将再次开始流行了。”[39]新音乐快递的莱昂尼·库珀称赞这张专辑“十分惊人”并写道“玛琳娜为了让专辑在首次发行时炫人耳目,将璀璨的流行乐以及优美的黑暗融合进专辑中”。[35]
更多评论者则著重于声音的传递性,BBC音乐的路‧汤麦斯表示“涵盖整张专辑的风格变化都非常优秀—就有如歌曲《置身局外》的80年代摇滚风般与众不同。 但同时,收录著超过13首Sparks风格歌曲的专辑可能会导致许多即兴钢琴断音演奏爱好者对于玛琳娜那略显霸道的艺术人格感到压迫”,并总结出“玛琳娜的古怪声乐会使人意见分歧”的结论。[40]影音俱乐部的西恩‧欧尼尔认为在聆听了“一整打吱吱作响的蕾吉娜·史派克特克特式声乐”以及 “凯特·布希式颤音”后,“霸道的艺术人格需要在筋疲力尽的最后证明自己的需要”。[30]影音杂志No Ripcord的乔‧理佛斯称赞歌曲《你满意了吗?》、《好莱坞》以及《噢不!》,但也表示它们被穿插于《清潭之蛙》的“嚎叫声”以及《置身局外》中的“沙哑的咆哮”给推开了。[41]
独立报的安迪‧吉尔认为《香槟》以及《清潭之蛙》“每一段过动的钢琴乐以及胡乱拼凑的合成音乐就像它们的双关名称一样烦人,”。他认为《毛克利之路》以及《清潭之蛙》的发声技巧十分“不纯熟”,并批评《女孩》以及《好莱坞》的歌词十分粗浅。吉尔最后表示《无家》、《著迷入魔》以及《置身局外》的内容并没有达到他对这些歌曲的期待水准。[42]
新音乐快递将《传家珠宝》排在2010年前75名专辑排榜中第33名。[43]
Remove ads
商业成绩
《传家珠宝》发行时首周销量27,618张,并在英国专辑排行榜上排行第五。[44]在她的第二张专辑《爱恋之心》以首周销量21,358张进入排行榜第一名之后,《传家珠宝》仍是玛琳娜首周销量最好的专辑。[45]随后,《传家珠宝》获得了来自英国唱片业协会(BPI)的金唱片认证,同时,专辑在2015年五月于英国的销量达到了195,358张。[46]专辑于发行首周便在希腊及爱尔兰排行榜上排名第七及第九名;最后,专辑获得了爱尔兰唱片音乐协会(IRMA)的金唱片认证。[47]
《传家珠宝》在德国(第12名)、奥地利(第18名) 荷兰(第88名)、瑞士(第100名)、法国(第132名) 以及位于大西洋的澳洲(第79名)等世界各国皆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传家珠宝》藉著美国首周销量4,000张的成绩于告示牌二百大专辑榜排行第138名,[48]当时该专辑也分别在告示牌最佳新人以及最佳摇滚专辑榜上排行第二和第49名。2012年时,《传家珠宝》的全球总销量以达到300,000张。[49]
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的电台采访中,她声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强烈地感觉到 "远大于成功的失败",尤其是未能成功踏入美国市场。她将这件事归咎于她在美国的合作公司Chop Shop Records毫无行动,以及像是Lady Gaga等具有“强烈节奏”音乐品味的艺术家所导致。最后,她为了录制新的专辑取消了所有在美国的表演。[50]
Remove ads
曲目列表
备注
制作人员
资料来自专辑内页。
- 玛琳娜钻石 – 主唱;钢琴乐 (1-3,6,8,12),锺琴 (3); 混音 (4,11);casio VL-tone(迷你电子琴)、制作 (8);执行制作人 (9);风琴 (12)
- 克里斯‧艾伦 – 大提琴 (1,3)
- 蕊贝卡‧艾伦 – 小提琴 (9,12)
- 尼尔‧卡其坡 – 小提琴 (7,13)
- 盖‧大卫 – 母带制作 (1–9,11–13)
- 阿利森‧多德斯 – 小提琴 (1,3,7,13)
- 史提夫‧达勒姆 – 鼓乐 (1–3)
- 帕斯卡尔·加布里埃尔 – 制作、编程 (2,4,11);合成 (2);乐器操作、工程、混音 (4,11)
- 利安·浩威 – 制作 (1–3,5,6,8,9,11,12);编程 (1–3,5,6,8,9,12);贝斯 (1,2,5,6);Mellotron(电子琴) (1,3,6,9,12);
- 合成 (1–3,6,8);钢琴伴奏、电吉他 (2);混音、Philicorda(电子琴) (3,5,6,8,9,12);乐器操作 (4,11);原声吉他、钟琴、汤匙乐器、哨乐、录音 (5);
- 工程、合成(5,6,8);口簧琴、桑图尔 (8);曼陀林、录音 (9,12)
- 艾许‧浩斯 – 混音、制作 (1,7,13);键盘乐 (1);编程 (1,2,7,13);键盘伴奏(2);乐器操作 (7,13)
- 格莱格·科尔斯汀 – 键盘乐、工程、吉他、混音、制作、编程 (10)
- 奥利‧兰格弗德 – 中提琴 (7,9,12,13);小提琴 (7,13)
- 史蒂芬‧拉尔居 – 声线排列 {{small|(7,13);钢琴乐 (9,12);电风琴 (12)
- 都各‧拉 – 工程协助 (1–3,9,12);Pro Tools(软体操纵) (5)
- 亚历克斯‧马肯金 – 鼓乐、大键琴 (5,6);钢琴伴奏、曼陀林 (6)
- 马特·马特兰 – 封面设计
- 卡丽拉‧黛拉‧米儿 – 小提琴 (1,3)
- 安娜‧莫瓦特 – 大提琴 (7,13)
- 安娜·菲比 – 小提琴 (9,12)
- 卢克‧波塔许尼克 – 吉他 (1)
- 蓝坎– 形象画设计
- 雷蒙德67 (网站Freesound专案) – 玩具猴乐声 (5)
- 瑞丘‧罗普森 – 中提琴 (1,3)
- Sandyrb (网站Freesound专案) – 人猿声 (5)
- 露西‧萧 – 低音提琴,声线排列 (1,3,7,9,12,13)
- 毕夫可(理查‧"Biff"‧史丹纳德) – 制作 (1,7,13);键盘乐 (1);编程 (1,2,7,13);键盘伴奏、协助制作 (2);混音 (2,7,13);鼓乐 (7);乐器操作 (7,13)
- 史塔‧史密斯 – 原制作人 (7)
- 戴维‧特纳 – 母带制作 (10)
- 大卫‧威斯莱克 – 鼓乐 (9)
- 理查‧威尔金森 – 工程 (1–3,9,12)
- 克里斯‧沃西 – 大提琴 (9,12)
Remove ads
排行
销量
释出历史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