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齿真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齒真鯊
Remove ads

光齿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leiodon),为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真鲨科的其中一,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第一个已知的标本是威廉·海因 (Wilhelm Hein) 于1902年捕获的一条75公分长的未成熟雄鲨,并存放在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1985年,纽西兰鱼类学家杰克·加里克在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技术报告中对该鱼种进行了检查,并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物种。他给它起了一个特殊的种名leiodon,来自希腊语leios,意思是“光滑”,odon意思是“牙齿”,直到2008年,科威特的渔业调查发现了更多的标本[2]。分布于西印度洋亚丁湾,深度30至40公尺,本鱼体粗壮成纺锤型,鼻子短而钝,鼻孔大且有发育良好的三角形皮瓣,眼小而圆,具有瞬膜,嘴巴形成宽阔的拱形,嘴角有很短的皱纹。上颚牙16排,下颚牙排有14-15排,牙齿形状独特,牙尖狭窄、直立,无锯齿,五对鳃缝很长。胸鳍长而尖略呈镰刀状,起于第四和第五鳃缝之间,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等大小,呈三角形,顶端尖,起于胸鳍基部的后部。第二背鳍很小,位于臀鳍对面,腹鳍呈三角形,比臀鳍大,后缘有一个深凹口。上尾鳍起点的尾柄上有一个新月形凹口,尾鳍不对称,下叶发达,上叶较长,尖端附近有腹侧切迹。体上部呈黄绿色至绿灰色,有时散布著微小的黑点,腹面白色,所有的鳍都有清晰的黑色尖端,一条宽阔的深色中线条纹从第二背鳍基部延伸到上尾鳍叶的尖端,体长可达1.65公尺[2],栖息在近海,属肉食性,以硬骨鱼为主食,胎生,生活习性不明。

事实速览 光齿真鲨,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