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拉克空军基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克空军基地map
Remove ads

克拉克空军基地(Clark Air Base)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前美国空军基地,距离安赫莱斯约3英里,距离马尼拉约40英里,基地占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14.3平方英里),但随着军事保留地向北延伸,覆盖了另外600平方公里(230平方英里)。

事实速览 Clark Air Base 克拉克空军基地, 坐标 ...
事实速览 机场信息, 概览 ...
Thumb
1981年1月22日,美国空军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3d Tactical Fighter WingF-4G野鼬机(序号69-0283)在吕宋岛上空飞行
Thumb
1986年,克拉克空军基地的地图

克拉克空军基地在1903年至1991年间属于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直是美菲联军的重要据点。越南战争期间,克拉克空军基地是后勤补给的主要基地。1991年6月15日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美军撤离,之后基地被用作克拉克国际机场克拉克自由港区菲律宾空军驻地。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美国陆军通信兵哈罗德·克拉克少校,基地以他命名

克拉克空军基地最初建造于美国殖民时期,1903年在美国陆军的控制下于1903年在邦板牙省安吉利斯的Sapang Bato建立。1919年9月,斯托森堡堡的一部分被正式划为信号兵航空队,并以哈罗德·克拉克 (Harold M. Clark) 的名字命名为克拉克机场 (Clark Field)。克拉克后来成为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型轰炸机的着陆场,并容纳了1930年代驻扎在菲律宾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它对于当时的机场来说非常大,在1941年夏末和秋季,许多飞机被派往克拉克,并与与大日本帝国发生战争。然而,在珍珠港事件发生9小时后的一次空袭中,它们中的大部分被摧毁在地面上。

该基地于1942年1月上旬被日军占领,成为日军空中作战的主要中心。从克拉克起飞的日本飞机参加了莱特湾海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战争期间,巴丹死亡行军中的盟军战俘沿着铁路向北前往奥唐奈营地,经过克拉克空军基地的大门。克拉克空军基地于1945年1月被美国人夺回,经过三个月的激烈战斗以解放菲律宾。它立即被归还给美国陆军航空队控制。

克拉克在冷战期间发展成为美国的主要空军基地,在越南战争期间成为重要的后勤枢纽。由于菲律宾政府拒绝续签该基地的租约,该基地于1990年代初被美国关闭。在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造成严重破坏后,菲律宾政府试图重启基地租赁谈判,但未能达成条件,租约也没有延长。

1991年11月,美国空军降下了美国国旗,将克拉克空军基地正式移交给菲律宾政府。随着美国军队从克拉克撤出,该基地被当地居民有系统地洗劫一空,并被废弃了好几年。它最终成为克拉克自由港区,克拉克国际机场 (CIA) 的所在地,其中部分地区仍由菲律宾空军拥有和运营,并保留同名克拉克空军基地。

Remove ads

枪击案

1987年10月29日,身份不明的枪手在基地附近开枪打死了三名美军士兵[1]

1990年5月14日,疑似新人民军(NPA)共产主义叛乱分子在基地附近开枪打死了两名美军飞行员[2][3]

美军驻扎单位

二战前(1919-1940)

  • 第3观测中队英语3rd Aero Squadron,1919年12月2日-1921年5月14日;1921年5月14日-1923年1月25日
  • 第28轰炸中队(28th Squadron (Bomb)),1922年9月1日-1923年6月4日;1938年6月16日-1941年12月24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菲律宾空军部(Philippine Department Air Force),1941年9月-10月,重新指定为远东空军(Far East Air Force),1941年10月28日-12月24日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

  • 先遣梯队,美国第五航空队(Fifth Air Force)总部(Headquarters),1945年2月10日-1945年4月1日
V轰炸机司令部(V Bomber Command),–1945年8月
美国第十三航空队(13th Air Force)总部(Headquarters),1946年1月1日-5月20日
第475战斗机大队英语475th Fighter Group,1945年2月28日-1945年4月20日,P-38闪电式战斗机
第22轰炸大队英语22d Bombardment Group,1945年3月12日-8月4日,B-24轰炸机
第43轰炸大队英语43d Bombardment Group,1945年3月16日-7月26日,B-24轰炸机
第317部队运输大队英语317th Troop Carrier Group,1945年3月17日-8月24日,C-47运输机
第91侦察联队英语91st Reconnaissance Wing,1945年3月24日-7月30日
第421夜间战斗机中队英语421st Night Fighter Squadron,1945年4月26日-8月5日,P-61战斗机
第433部队运输大队英语433d Troop Carrier Group,1945年5月31日-9月11日,C-47运输机
第35战斗机大队英语35th Fighter Group,1945年4月19日-1945年6月28日,P-51野马战斗机
第312轰炸大队英语312th Bombardment Group,1945年5月-8月,B-32轰炸机英语Consolidated B-32 Dominator
第6侦察大队英语6th Reconnaissance Group,1945年5月1日-7月31日
第345轰炸大队英语345th Bombardment Group,1945年5月12日-7月25日,B-32轰炸机英语Consolidated B-32 Dominator
第54部队运输联队英语54th Troop Carrier Sing,1945年6月-9月,C-47运输机
墨西哥空军第201战斗机中队英语201st Fighter Squadron (Mexico),1945年6月-9月,P-47战斗机
第419夜间战斗机中队英语419th Night Fighter Squadron,1946年1月10日-1946年5月7日,P-61战斗机
美国海军第17舰载机联队(US Navy Fleet Air Wing Seventeen),1945年2月26日-1945年12月31日(1945年1月2日在日本解散)
第104巡逻轰炸中队英语Patrol Bombing Squadron VPB-104,1945年3月1日-1945年10月25日,PB4Y-1
第119巡逻轰炸中队(Patrol Bombing Squadron VPB-119),1945年3月2日-1945年10月30日,PB4Y-1
第310轰炸联队英语310th Bombardment Wing,1945年8月23日-10月21日,B-32轰炸机英语Consolidated B-32 Dominator
Remove ads

战后初期(1946-1949)

  • 第29航空勤务大队(29th Air Service Group),1946年2月16日-1947年1月1日
  • 第358航空勤务大队(358th Air Service Group),1947年1月1日-1949年7月1日
    • 第18战斗机联队英语18th Fighter Wing,1947年9月16日-1950年12月1日(P/F-47, P/F-51, RB-17G, RB-29 (F-2))
    • 美国第十三航空队(13th Air Force)总部(Headquarters),1949年5月1日-1991年12月1日
    • 第24空军基地联队(24th Air Depot Wing),1949年7月1日-1950年12月1日
      • 第6204摄影测绘中队(6204th Photo Mapping Squadron),1949年9月16日-1953年6月1日
      • 第6208基地仓库联队(6208th Depot Wing),1949年12月17日-1952年9月1日
Remove ads

冷战时期

Thumb
B-29轰炸机
Thumb
1952年,第18战斗机联队英语18th Fighter WingF-51D野马战斗机被部属至韩国

随着1945年9月战争的结束,克拉克立即成为西南太平洋地区停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的所有类型飞机的储存场。飞机飞往克拉克,飞行员(连同机组人员、维护和支援人员)将乘坐运输机返回美国卸货。许多飞机(有些几乎是全新的)都被报废了,尽管部分低飞行时数的飞机被保留并飞回美国的储存场并被封存。

1946年3月13日,第20航空队英语20th Air Force的第313轰炸联队(313th Bombardment Wing)和四个B-29超级堡垒(第 6、第 9、第 504、第 505)超重型轰炸大队从北场(天宁岛)重新分配。在1946年至1948年6月15日之间,所有这些大队被重新分配或停用:

  • 第6轰炸大队(6th Bombardment Group)->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Kadena AB),1947年6月1日
  • 第9轰炸大队(9th Bombardment Group)->关岛哈蒙空军基地英语Harmon Air Force Base,1947年6月9日
  • 第504轰炸大队(504th Bombardment Group)->解编,1946年6月15日
  • 第505轰炸大队(504th Bombardment Group)->解编,1946年6月30日

1947年3月14日,美国和菲律宾签署了《军事基地协定》,规定克拉克空军基地的使用期限至2046年(但后来由1966年的Rusk-Ramos协定修正至1991年)。

第18战斗机大队英语18th Fighter Group于1947年9月16日被分配到克拉克。第18大队是战后不久部属于菲律宾的主要远东空军部队,飞行混合战斗机(P/F-47P/F-51F-80)和侦察(RB-29RB-17G)飞机。第18大队使用P-80流星战斗机进行巡逻和训练,这是第一个装备喷气式飞机的海外战斗机部队。1950年1月20日,该联队重新命名为第18战斗轰炸机联队(18th Fighter-Bomber Wing)。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第18联队于1950年12月1日从克拉克重新分配到韩国釜山空军基地

在朝鲜战争期间,第6204摄影测绘中队(6204th Photo Mapping Squadron)于1950年部署到韩国三个月,在被替换之前对朝鲜和韩国进行了航空测绘。该部队将波音B-17(如RB-17G)的轰炸设备删除并替换为摄影设备,以进行摄影测绘。一些摄像头也安装在机头和后机身中。

在朝鲜战争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1954)期间,第581空中补给和通信联队英语581st Air Resupply and Communications Wing进行了心理战和非常规作战行动。1953年使用C-119B-29C-54C-118等飞机在法属印度支那进行了有限的行动。

在战后不久和整个1950年代,克拉克基地的任务是作为远东空军(后来的太平洋空军)的主要供应和维修站,同时也是第13航空队总部的指挥基地,于1949年启用。第13航空队将留在克拉克直到1991年关闭。

Thumb
1958年,第72战术战斗机中队英语72nd Tactical Fighter Squadron编号55-3160的F-100D-25-NA超级军刀

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英语Tactical Air Command在1958年7月1日将第72战术战斗机中队英语72nd Tactical Fighter Squadron法国代奥尔空军基地(Châteauroux-Déols Air Base)转移至克拉克空军基地,负责吕宋岛的防空任务,F-100D超级军刀战斗机,1959年4月9日因预算削减而停用。

日本三泽空军基地(Misawa AB)的第39航空师英语39th Air Divison在1954年至1960年期间将第26战斗拦截机中队英语26th Fighter-Interceptor Squadron和后来的第509战斗机拦截中队英语509th Fighter-Interceptor Squadron部署到克拉克,使用F-86D/F军刀战斗机菲律宾群岛提供防空任务。

Remove ads

第405战斗机联队(405th Fighter Wing)

Thumb
1975年2月,第405战斗机联队英语405th Fighter Wing编号64-0820的F-4C幽灵II战斗机于克拉克空军基地
Thumb
1967年,第64战斗拦截机中队英语64th Fighter-Interceptor Squadron编号56-1064的F-102A三角剑战斗机于克拉克空军基地
Thumb
1969年,405联队编号56-0968的F-102A三角剑战斗机台湾台南空军基地跑道头,准备起飞
Thumb
1974年,405联队编号65-0755的F-4D幽灵II战斗机于台湾清泉岗空军基地(Ching Chuan Kang Air Base)

1959年9月4日,在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发生后,第405战斗机联队英语405th Fighter Wing在克拉克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取代了第6200空军基地联队(6200th Air Base Wing)。任务从作为一个支持仓库和维护基地设施转变为一个作战战斗机联队的任务。

第405联队的任务是在菲律宾台湾和其他远东地区提供防空和进攻性战斗机作战行动,期间也多次与中华民国空军(ROCAF)参与联合演习。该联队在克拉克基地期间附属了许多中队。分配给联队的以下作战中队是:

1959年4月9日-1964年3月14日部属到台湾嘉义空军基地(Chiayi AB);1959年12月-1965年11月维持支队(Detachment)在台湾台南空军基地(Tainan AB);1965年11月-1967年8月中队转移至台南空军基地(Tainan AB)
1968年1月,两个轰炸机中队都被重新分配到南越潘朗空军基地英语Phan Rang Air Base第35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35th Tactical Fighter Wing
两个F-102中队定期在台湾台南空军基地(Tainan AB)、清泉岗空军基地(CCK AB)及南越岘港空军基地英语Da Nang Air Base边和空军基地英语Bien Hoa Air Base泰国廊曼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英语Don Muang Royal Thai Air Force Base之间轮换部属,1969年12月停用
最初装备F-100D,于1970年换装F-4D,维持支队(Detachment)在台湾台南空军基地(Tainan AB)、清泉岗空军基地(CCK AB),并于1972年复活节攻势期间轮调至泰国乌登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英语Udorn Royal Thai Air Force Base
1973年8月31日-1974年7月31日间维持支队(Detachment)在台湾台南空军基地(Tainan AB)、清泉岗空军基地(CCK AB)

越南战争期间,该联队于1961年11月至1966年2月在泰国廊曼皇家空军基地为泰国皇家空军人员提供防空训练。从1962年中到东南亚冲突结束,联队经常在泰国和南越的基地部署分配和附属,用于在其他组织的作战控制下进行防空和作战行动。

其余时间则在台湾菲律宾接受防空和其他战术演习训练。1972年7月至8月期间,为被季风雨淹没的菲律宾地区提供了广泛的洪水救济。1973年2月至3月期间,为从北越返回美国的美国战俘提供医疗、后勤和行政支持。

Remove ads

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3d Tactical Fighter Wing)

Thumb
1979年,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3d Tactical Fighter Wing编号69-0275的F-4E幽灵II战斗机在克拉克空军基地
Thumb
1976年,第3战术战斗机中队英语3d Tactical Fighter Squadron一架编号71-1073的F-4E幽灵II战斗机在克拉克空军基地
Thumb
第26假想敌中队(26th Training Aggressor Squadron)编号73-0847的F-5E/F虎II式战斗机在克拉克空军基地

越南战争结束后,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3d Tactical Fighter Wing于1974年9月16日在没有人员或设备的情况下从韩国昆山空军基地英语Kunsan AB重新分配给克拉克,取代了原地停用的第405战斗机联队。

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承担了前405联队部分的任务,但只为菲律宾提供战术防空任务。它参加了频繁的作战演习和评估,不过第3联队的下属后勤支援单位:第3战斗支援大队(3rd Combat Support Group)持续向台湾临时任务派遣(Temporary duty assignment, TDY)空军人员,直至1979年4月。 1975年4月5日-5月31日期间,联队将其设施用作婴儿车行动英语Operation Babylift(将越南孤儿从南越撤离到美国)和新生活行动英语Operation New Life(将越南成年人撤离到美国重新安置)的中转区。1976年至1989年,为太平洋空军机组人员提供不同空战方面的现实训练,以及有关敌方空对空能力和战术的当前情报。 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的下属单位有:

  • 第1测试中队(1st Test Squadron),1974年9月30日-1978年9月30日,装备F-4E幽灵II战斗机
  • 第90战术战斗机中队(90th Tactical Fighter Squadron,1974年9月16日-1991年12月16日,垂直尾翼代码:PN)F-4E/G幽灵II战斗机
1979年起换装F-4G"野鼬机(Wild Weasel)",负责对敌防空网压制任务(SEAD)

1991年6月,随着美国空军撤离克拉克,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被置于非作战状态。

Remove ads

战术空运

Thumb
1969年,第463战术空运联队英语463d Tactical Airlift Wing编号61-0969的C-130B运输机南越新山一空军基地

从1968年到1989年,太平洋空军并从1974年开始,以军事空运司令部英语Military Airlift Command从克拉克开始运营战区空运能力。

越战期间,第463战术空运联队英语463d Tactical Airlift Wing在克拉克和新山一空军基地(Tan Son Nhut Air Base)之间轮换C-130运输机中队。战后,第374战术空运联队英语374th Tactical Airlift Wing于1973年11月15日从台湾清泉岗基地(CCK Air Base)转移至克拉克基地,在战区内操作C-130,以及航空医疗后送航班。

气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