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莱芒·马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莱芒·马罗(Clément Marot,1496年11月23日-1544年9月12日)是法国启蒙文学诗人。 [1]

马罗生于凯尔西首府卡奥尔,他的父亲是法国王后布列塔尼的安娜的书记官。马罗曾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不过他对法律没兴趣, [2]并于1512年翻译了维吉尔的牧歌集。他后来成为尼古拉·德·纳维尔的侍从。 [2]1519年,他又成为玛格丽特·德·纳瓦拉的随从。他于1520年参加金帛盛会,他还写诗赞美这场活动。 [2]他也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宫廷诗人。
1524年,马罗陪同弗朗索瓦一世参加第六次义大利战争,结果弗朗索瓦一世在帕维亚之战中被俘,马罗本人于1525年初回到了巴黎。
此时原本不反对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的弗朗索瓦一世立场开始转变,而同情宗教改革的马罗于1526年2月被以异端为由逮捕,并被关押在大沙特莱。不过在玛格丽特·德·纳瓦拉的介入下马罗被释放。 [2]
马罗后来又被指参与1534年的檄文事件,结果马罗不得不逃到费拉拉 [2],并且投靠芮内·德·法兰西。芮内·德·法兰西本人支持宗教改革。 [2]
由于芮内·德·法兰西的丈夫埃尔科莱二世·埃斯特并不支持宗教改革,马罗又离开费拉拉并前往威尼斯,但不久之后,保禄三世抗议弗朗索瓦一世镇压新教徒,弗朗索瓦一世则表示如果新教徒愿意回归天主教,他们可以回到巴黎。马罗回到了巴黎,并且表示自己不会再支持新教。 [3]回到法国后,他将诗篇翻译成法语。 [4]
当时索邦大学强烈反对法语版的诗篇,而且马罗还被指藉法语版的诗篇散播反天主教思想。 1543年,马罗又离开法国前往日内瓦。 [4]1544年秋天,马罗在都灵去世。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