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里维里赫-安赛乐米塔尔
乌克兰钢铁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里维里赫-安赛乐米塔尔(乌克兰语:АрселорМіттал Кривий Ріг),原名为 Kryvorizhstal(乌克兰语:Криворіжсталь)是乌克兰最大的综合钢铁公司,于1934年成立,总部设于克里维里赫。
![]() |
该厂于2005年被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是全球主要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它是在乌克兰最大的钢筋生产商,而该工厂还专门生产型材、角钢、带材和钢坏等工业用具。该工厂生产超过6吨粗钢、5吨轧制产品和5.5吨铁水[2]。
2020年2月起,Mauro Longobardo 被任命为该工厂的首席执行官。
Remove ads
生产
克里维里赫-安赛乐米塔尔钢铁是一家综合采矿和钢铁的工厂,而他们的生产设施包括:
- 矿石开采量:2450万吨
- 精矿:980万吨
- 烧结矿:980万吨
- 焦炭 (6%水分):280万吨
- 铁水:530万吨
- 钢材:530万吨
- 挖出的产品:470万吨
历史
自1781年或更早,克里维里赫的周边地区已被确认存在铁矿石[1]。
19世纪期间,俄帝国在该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含7成铁的铁矿石和锰矿石。1881年,开始有工业性的铁矿石开采,也同时逐渐在该地区发展,例如在附近兴建铁路。到1884年,已经有超过10万吨铁矿石被开采,而穿过该区的铁路正式开通,该铁路超过500公里长,从亚西努瓦塔一直走到多林斯卡[1]。在接下的年月,该区的铁矿石产量迅速扩大,到1896年,该区的20个矿山就已经生产超过100万吨。
该区的工业一直扩张,直到1917年一次大战才下降[1]。
1917年起,苏联红军在打败了奥匈陆军和俄罗斯白军后,开始统治该区,并把各工业恢复正常[1]。
1929年,开始有规划建设这工厂,以创造一个综合钢铁厂,把从铁矿开采一直到成为钢铁的过程在一个地方完成[3]。1931年,苏联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尔忠尼启则通过该设施的建造;冶金厂在同年奠基。1934年8月,该工厂成功生产了第一块金属[4]。
在二次大战爆发前,该工厂拥有三座高炉(3,160 m 3 )、两座平炉、以及一座热电厂。1941年,在德军侵占前不久,一座年产170万吨的初轧厂、第四座高炉、和第三座平炉开始了投入服务[5]。在德军抵达前,该厂的员工都疏散到乌拉尔山脉的下塔吉尔[5]。在1941年8月到1944年2月的德军占领期间,该工厂完成成为了废墟[6]。
战后,苏联重新兴建该工厂,并继续发展该区的工业。到1974年,该工厂已经拥有9座高炉,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工厂。该工厂也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炉,达到 5,000m3 的容量[7]。
Remove ads
1996年,乌克兰政府把该工厂重组,把采矿与选矿的机组跟矿冶联合体合并。在1997年,政府再加上焦化厂合并[8],成为了 "克里维里赫采矿与加工联合企业与焦化厂"(乌克兰语:Новокриворізький гірничо-збагачувальний комбінат і Криворізький коксохімічний завод «Криворіжсталь»)。虽然如此,但其实这三个机组在合并的早以前已经不断共同合作,所以只是名义上的改变,对实际生产没有任何影响。
2004年6月,该工厂以42.6亿乌克兰格里夫纳(8亿美元)的价格[9],从政府设定的底价 7.14 亿美元[10],被私有化[11][12]。买的公司是 "投资冶金联盟" 的财团,这财团包括阿赫梅托夫的 SCM 与 Interpipe Group,并由当时总统库奇马的女婿平丘克控制[12]。有外国投资者的报价比这财团更高,包括北方钢铁/安赛乐的联合投标以及塔塔钢铁的投标,但都因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被拒绝[13]。这交易被外界批评为政治腐败和国家财产管理的不善[12]。
2005年10月,该工厂进行第二次的私有化。
当时,公司的年销为19亿美元,利润为3.8亿美元,现金储备为4.13亿美元。工厂的钢产能为1000万吨,轧制能力不足700万吨,并能够在当地采购所需要的铁矿和焦炭[14]。
公司的投标过程在乌克兰的电视进行直播,在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公司、和 Smart Holdings 的投标之间,米塔尔钢铁公司出价最高,以242亿乌克兰格里夫纳(48.1亿美元)收购了93.02% 的股份[12]。米塔尔钢铁公司预计从自己的现金储备和与英国花旗集团安排的30亿贷款提供资金。
这次买卖的价格超过分析师预测的30亿美元[14],是当时前苏联国家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钢铁产量从2007年的810万吨[15]下降到2008年的620万吨[16]和2009年的500万吨[17]。其他生产指标和收入皆下降,而公司于2009年注册的亏损为1.2亿乌克兰格里夫纳,比前一年的47亿有改善[18]。2010年,生产水平恢复到2008年的数值[19][20]。
2006年,公司更名为 "克里维里赫米塔尔钢铁"(乌克兰语:ВАТ «Міттал Стіл Кривий Ріг»)。2007年,安赛乐与米塔尔钢铁公司合并,成立安赛乐米塔尔,而该公司再次更名为 "克里维里赫-安赛乐米塔尔"[21]。
投资
2006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在乌克兰的总投资为97亿美元:收购价值为48.5亿美元,生产开发投资为44亿美元。
2006年至2019年主要投资项目如下(以价格高至低排列):
- 补充旧的破碎机、在选矿厂建造新工段(共三个工段)、购买新球磨机、现代化运输车队和坑内设备、在Artem地下矿山(1135米深)开辟新的范围、对尾矿进行改造(5亿美元)
- 重建6号与8号高炉(2.44亿美元)
- 重建3号与4号焦炉电池(1.99亿美元)
- 现代化改造2号烧结车间(超过1.8亿美元)
- 建造两台新的2号与3号连铸机(超过1.6亿美元)
- 重建5号和6号焦炉电池,同时实施环境措施和自动环境监测系统(1.57亿美元)
- 建设钢包炉和1号连铸机(1.12亿美元)
- 为一氧化碳燃烧的4、5和6号碱性氧气炉建造新的气体净化厂,并实施自动环境监测系统(6500万美元)
- 重建250-4号轻钢厂(超过6000万美元)
- 在9号高炉建造的喷煤(6000万美元)
- 重建2号氧气区(4500万美元)
- 在2号轻钢厂建造新的包装线(1600万美元)
Remove ads
参见
- 钢铁生产商名单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