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官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官监是明朝、清朝宦官衙门之一。通掌内史名籍,总督各职。

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置,设令、丞、典籍等官司之。洪武二十八年更定职秩,设正四品太监一人为主官,下设左、右少监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及典籍,所属有十作、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里冰窖,金海等机构,为二十四衙门之一。明初掌管宦官的选拔考核事务,是内官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明代著名宦官郑和曾任内官监太监。后相关权力被司礼监侵夺,仅存与建筑营造相关的职能[1],类似于外廷的工部,但仍被视为是内官“清贵”衙门[2]。顺治十年(1653年)沿置,十七年,改置宣徽院[3]

组织[4]

  • 掌印太监,一员;
  • 总理,若干;
  • 佥书,若干;
  • 典簿,若干;
  • 掌司,若干;
  • 写字,若干;
  • 监工,若干;
  • 掌案,若干。

明历代内官监太监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