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学联汉字

日本左翼學生運動使用的簡化漢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学联汉字
Remove ads

全学联汉字(日语:全学連漢字ぜんがくれんかんじ Zengakuren Kanji),又称全学联文字(日语:全学連文字ぜんがくれんもじ Zengakuren Moji[1][2]全共斗文字(日语:全共闘文字ぜんきょうとうもじ Zenkyōtō Moji)、暴力文字(日语:ゲバ文字ゲバもじ Geba Moji[3]暴力字(日语:ゲバ字ゲバじ Gebaji)、托派字(日语:トロ字トロじ Toroji)、左翼不定文字(日语:左翼不定文字さよくふていもじ Sayoku Futei Moji),是一种在日本学生运动中被学生广泛用于宣传单张看板海报旗帜等物品上的特征性简化汉字[4]

名称

全学联汉字和全学联文字的名称来源于日本145所大学的学生自治会在1948年组成的联合组织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简称全学联),全共斗文字的名称来源于日本各大学的学生运动团体在1960年代末进行实力斗争时组成的跨学院跨党派组织大学内部联合体全学共斗会议(简称全共斗)。暴力文字和暴力字的名称来源于日本新左翼为区分资产阶级国家警察军队等暴力机关和己方以公社权力为目标的暴力经常在描述后者时使用德语中的近义词Gewalt(日语:ゲバルト)。托派字的名称来源于日本共产党对这些团体的称呼“托洛茨基主义者(日语:トロツキスト、俄语:Троцкисты)”,虽然日本共产党当时也使用了这种文字。左翼不定文字的称呼来源于平面设计师高桥锦吉日语高橋錦吉的著作。

历史

此类特征性文字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政治运动中就被日本共产主义者出于在治安维持法等高压环境中进行地下活动且需要在短时间内隐秘地给大众留下强烈印象的理由被用来制作宣传单张和海报等宣传品,形成1920年代日本现代主义无产阶级风格[5]

1946年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公布《当用汉字表》,但其规定的新字体之外的略字作为全学联汉字的基础仍在民间流行[6]

1960年代,活动家在学生运动中用油印制作煽动宣传单张并广泛采用全学联汉字,因为这种文字容易书写而难以破坏,即使是不清晰的印刷或从远处阅读依然容易辨别。此外,作为保护己方不被警方或敌对势力通过笔迹鉴定来确定执笔者的对策而发展起来的字体,每个党派职场学校学生社团等团体都有大致的样式。1970年代后不再流行。

2000年代文字处理器普及后,全学联汉字的使用进一步减少[7]。2002年,电子计算机字体Geba Moji Font(日语:ゲバ文字フォント)发布。

2024年4月,一份包含部分全学联汉字,旨在收录以其他书写系统来源(如拉丁字母假名谚文)及草书为组件的汉字的相关方案已提交至Unicode[8][9]

目前,日本共产党(左派)日本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派革命的劳动者协会(解放派)等新左翼党派仍有使用全学联汉字[10]。现在在其他非政治意图文件中也有一些例子,主要出现在招牌和其他手写文件中[9]

Remove ads

特征

广义的全学联汉字作为独立的造字法包含了中国大陆简体字、假名、罗马字和“乂”等符号文字等,以尽量减少总笔画数。另外,有时候会避免使用叠字符号[10]

受到文化大革命大字报的影响,全学联汉字的字形避免出现曲线,呈现为极端棱角化[11]。为了让笔画粗细一致,在书写时不使用毛笔而是使用海绵笔。没有海绵笔时,可用厨房海绵或其切块来代替。

列表

Thumb
1967年东京教育大学筑波移转反对斗争
Thumb
1991年汽车杂志NAVI反对海湾战争看板
Thumb
2005年京都大学石垣咖啡店撤去反对看板
Thumb
全学联汉字示例

通假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楷化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记号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字形省去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隶定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训读类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声旁替换类

汉字声旁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假名声旁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西文字母

更多信息 全学联汉字, 原字形 ...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