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球监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球监控(英语:Global surveillance)是一种针对全世界的跨国大规模监控[1]。最初的全球监控行为,为1946年3月5日签定的英美协定(此协定之参与国之后延伸至加拿大、澳大利亚与纽西兰等共五国,又称为“五眼联盟”),宗旨在于共享各项军事与机密情报,以有效因应冷战时期变化的国际情势。“五眼联盟”与几个“第三方”国家签定了合作条款,最终在1971建立了代号为“梯队系统”的全球监控网路[2][3]。
![]() |
然而,由于爱德华·史诺登在2013年曝光了全球监听项目的国家秘密文档,引发公众对资讯时代隐私权的争论,政府和主流媒体也受到广泛的质疑[4][5]。
Remove ads
目标和方法
包括元数据和其他内容的收集、社交联系、财务支付监控、手机位置跟踪、渗透智慧型手机、渗透商业数据中心、渗透匿名网路、监控饭店预订系统、监控虚拟实境与大型多人线上游戏、政治间谍。
国际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签署情报共享的“1943年布鲁沙协定”[6]。1946年正式签署秘密条约“英美协定”,该协定全文于2010年6月25日向公众发布[7]。“英美协定”条约后来修订,加入包括丹麦、德国、爱尔兰、挪威、土耳其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7],不过大部分情报是由所谓的“五眼联盟”共享[8]。也就是指下列讲英语的西方民主国家及其各自的情报机构:
– 澳大利亚信号局[8]
– 加拿大通信安全机构[8]
– 纽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8]
– 英国政府通讯总部,由于英国曾是大英帝国的缘故,被广泛认为是传统间谍的领导者[8]
– 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最大的预算和“五眼联盟”中最先进的技术能力[8]

Remove ads
参见
- 2013年司法部调查记者
- 恐怖份子金融追踪计划协定
- 美国最高机密
- 全球性问题
- 棱镜计划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