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台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台诗》是2001年开始,由国立台湾文学馆搜集、整理、出版的台湾古典诗歌总集,[1]汇集了郑氏、清领、日治到战后的台湾古典诗作。截至2021年为止,计出版70册,收录990位作家的诗歌作品,约十四馀万首诗作。[2]

编辑成员

2001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之下的“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暨国立台湾文学馆筹备处”(国立台湾文学馆前身),开始进行“《全台诗》搜集、整理、编辑、出版计画”,由当时任教于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施懿琳教授担任计画主持人,结合学术界多位台湾古典文学的研究学者,与民间诗人黄哲永先生,一同投入此书的搜集与整理。[3] [4]

第一批投入《全台诗》的编者有:施懿琳、许俊雅、吴福助、江宝钗、廖振富、黄美娥、余美玲、杨永智[5] ;后来又陆续加入:王俐茹、王嘉弘、向丽频、吴东晟、吴青霞、吴毓琪、李知灏、李嘉瑜、林文龙、林淑慧、林翠凤、林丽美、柯荣三、徐慧钰、翁圣峰、张明权、张启丰、张丽芬、庄千慧、许雯琪、陈素云、陈晓怡、黄文车、黄宪作、杨雅惠、詹雅能、欧纯纯、蔡美端等人(以姓氏笔画排列),总计近四十位研究者投入台湾古典诗歌的调查、校勘、整理与出版。[6]

目的与性质

《全台诗》目的在汇辑台湾古典诗作,旨在系统性保存台湾文学文献,提供检索、参考、研究之用。《全台诗》所谓台湾古典诗,包含:台湾本地人士创作的所有诗作,以及非台湾本地人士而到过台湾者,在台创作以及离台后有关台湾的诗作。诗作以古典文学中的古体诗、近体诗、杂体诗及乐府诗为限,词、曲、赋、铭一律不收。 [7]

收录作品

《全台诗》所收诗歌,从郑氏(1661年—1683年)起始,经历清领(1683年—1895年),到日治(1895年—1945年)时期,前后将近三百年。第一位诗人是郑氏时期的王忠孝,第70册最后一位诗人为施让甫,目前已经大致完成战前(1945年)台湾古典诗歌的汇整。[8]

成书与出版

《全台诗》采用“以人系诗”之原则,大抵按照诗人出生先后顺序排列,每位诗人之下有“提要”,叙写生平小传,版本异文、诗作出处来源皆以注脚说明。

2004年,出版《全台诗》第1-5册,收录郑氏时期至清代嘉庆年间出生的诗人作品,计488人。2008年,出版《全台诗》第6-12册,收录清代乾隆年间至咸丰年间出生的诗人作品,计186人。2011年,出版《全台诗》第13-21册,收录道光年间至同治年间出生的诗人作品,计101人。2012年,出版《全台诗》第22-26册,收录同治年间至光绪年间出生的诗人作品,计18人。2013年,出版《全台诗》第27-30册,收录光绪年间出生的20位诗人作品。2014年,出版《全台诗》第31-35册,收录光绪年间出生的17位诗人作品。此后每年出版5册,至2021年底止,总计出版至第70册,收录约990位诗人的作品,计十四馀万首诗。 [2]

相关应用

《全台诗》出版之后,为便于研究者使用查考,于2003年,由元智大学中文系罗凤珠教授建置“全台诗资料库”,之后,资料内容陆续增加,2005年资料库升级为“智慧型全台诗知识库”。[9]2020年,资料库再度升级为“数位全台诗资料库”,并将所有纸本出版成果汇整于此资料库内。 [10]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