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馆凝灰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馆凝灰岩[1]是分布在台湾北部的地层。台大校总区所在的公馆地区是此一地层的标准产地。1930年,市川雄一将其命名为公馆凝灰岩[1]。为距今2,000万至2,300万年前中新世海底火山喷发活动的产物[1][2]。公馆凝灰岩在各处的厚度变化很大,从几公尺到200公尺或更厚的岩体都有[3]。

分布
公馆凝灰岩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从最北的基隆、万里地区,向南到达桃园市的大汉溪、角板山一带[1][3]。桃园新竹交界之大汉溪之竹头角河阶以南就不曾发现,故竹头角被视为公馆凝灰岩之最南边界。[4]
公馆凝灰岩露出最佳区域有四[4]
- 基隆内湖一带
- 南港深坑一带(公馆至六张犁)
- 莺歌树林一带(山子脚)
- 中和土城一带(清水坑)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