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安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六安国西汉时设置的诸侯国,位于今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境内。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的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500年)表明该地区属长江中下游早期文明圈[1]。上古时,六安为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六”地之名始见于《春秋》鲁文公五年(前622年)[2],故六安又称“皋城”。西周春秋时期,境内形成群舒诸方国,前622年楚穆王灭六、蓼,其地入楚[3]

西汉建国

  •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分割诸侯势力,于元狩二年(前121年)析衡山国东部与庐江郡西部置六安国[4],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命名[5]。封胶东康王刘寄幼子刘庆为首任六安王,辖五县:
  • 六县(治今六安市北)——国都所在
  • 蓼县(治今霍邱县城西湖乡)
  • 安丰县(治今霍邱县西南)
  • 安风县(治今霍邱县邵岗乡)
  • 阳泉县(治今霍邱县临水镇)[6]

世系与废除

六安国共传五代:

  1. 夷王刘庆(前121年-前83年在位)
  2. 共王刘禄(前83年-前74年,谥“共”一作“恭”)[7]
  3. 缪王刘定(前74年-前51年,谥“缪”)[7]
  4. 顷王刘光(前51年-前25年,谥“顷”)[7]
  5. 刘育(前25年-公元11年,未及正式受封)[8]
  • 新朝始建国三年(11年),王莽废六安国为“安风县”,属庐江郡[9]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置六安郡,辖县缩减为六、蓼、安丰三县[10];建武十三年(37年)并入庐江郡,原六安国核心区改设六县[11]

考古证据

  • 2006年发掘的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经考证为六安国首代王刘庆陵寝[12]。墓中出土“六安饲丞”封泥(“饲丞”为王国掌管膳食官职)、漆器铭文“共府”(即共王府)等物,实证六安国都位置及诸王谥号记载[13]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