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館街尾洋式店屋
Remove ads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南京西路241–251号,座落于大稻埕南端、清代称“六馆街”之街廓。建物立面采后期文艺复兴(巴洛克)装饰语汇,属洋式店屋建筑群;2008年9月16日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1]

事实速览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 概要 ...

名称由来

“六馆”一名有不同说法:

  • 一说认为源自清末此地茶行林立,形成“六间馆”之称,后简称为“六馆街”[2]
  • 另一说法认为名称来自1892年清廷在此设立的“钦差行馆”,为板桥林本源家族捐资兴建,当地遂俗称“六馆仔”[3]

历史

日治时期街名改为“港町”,1920年代后以洗石子、斩石子等材料与西式装饰建构店屋立面,逐步形成连栋的洋式街屋景观[4]。战后仍多作商业用途,21世纪起因大稻埕老街再生而获保存与再利用[5]

建筑特色

  • 连栋店屋格局:一楼骑楼商铺、上层作居住或仓储使用,形成完整且连续的街屋立面[1]
  • 立面语汇:女儿墙取代山墙,采后期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之带饰、勋章饰、改良科林斯柱头等西式纹饰;面砖与洗石子材质常见于1920–1930年代的城市店屋[4]
  • 城市门户意象:为迪化街南端入口的重要街景节点,具都市景观价值[1]

保存与再利用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于2008年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后,部分栋别经修复与活化再利用,包括作为选物店、咖啡厅与旅宿空间等,向公众展现大稻埕的生活与建筑文化[6]

其中南京西路247号为 OrigInn Space,是台北市第一间进驻历史建筑的旅馆,并同时经营选物店、咖啡厅与旅宿空间的复合式场所[6]。该馆的成立象征大稻埕历史建筑活化的新模式,成为地方文化旅游与再生利用的典范。

文化价值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被视为大稻埕南端的重要地标,展现了日治时期本土与西方建筑样式融合的特色。其保存不仅是历史建筑维护的成果,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再生的重要实例[4]

图片

Thumb
六馆街尾洋式店屋(南京西路241–251号)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