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龟区

台湾高雄市的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龜區
Remove ads

六龟区,旧称“六龟里”,前身“六龟乡”,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东北半叶南部,东邻桃源区茂林区,西邻甲仙区杉林区美浓区,南接台湾省屏东县高树乡三地门乡

事实速览 六龟区Liouguei District 旧称:六龟里, 国家 ...

六龟区位居屏东平原中央山脉之丘陵交会地,地处六龟地堑带,荖浓溪纵谷西岸六龟河阶上,南北狭长。本区在气候上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均温为摄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全年约1,500-2,000公釐。年平均最低温为摄氏21.6度,平均最高温为摄氏28.4度。本区居民以客家(约占44%[2])、闽南族群为主,亦有外省及多个原住民族群。全区均被纳入茂林国家风景区范围,近年来观光业蓬勃发展。

地方通行语为台湾客家语南四县腔[3]台湾闽南语[4]

Remove ads

沿革

1902年6月1日,名为蕃薯寮厅六龟里庄。 1910年2月1日,行政区域调整,改编为阿猴厅六龟里支厅。 1920年10月1日,行政区域调整,改编为高雄州屏东郡六龟庄,辖六龟土垅湾新威新开荖浓等五个大字。 1932年11月10日,行政区域调整,改编为高雄州旗山郡六龟庄。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六龟庄改制为高雄县旗山区六龟乡,辖六龟、义宝、土垄、新威、新寮、新发、荖浓等七个村。1950年台湾行政区重整,废除区署,本乡定名为高雄县六龟乡。1953年7月9日,本乡为配合行政区域需要,调整为六龟、义宝、土垄、中兴、新威、新兴、新寮、新发、荖浓、宝来等十个村。 1970年7月1日,因行政区域调整,将义宝村划分二村,增加文武村,新寮村亦分为二村增加大津村共十二个村。1972年2月1日,土垄村更名为兴龙村。2010年12月25日,因高雄县市合并,改为高雄市六龟区。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六龟区户数约5.4千户,人口约1.2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中兴里与大津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524人与309人[5]

六龟地区人口所属族群大武垅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鲁凯族排湾族布农族客家裔台湾人闽南裔台湾人等。邻接地区有许多原住民族群居住。[6][7]

Remove ads

政治

历届首长

乡长

  • 第一.二.三届邱贵春
  • 第四.五届杨运春
  • 第六.七届刘武智
  • 第八.九届徐添明
  • 第十届陈秀雄
  • 第十一届萧国辉
  • 第十二.十三届陈俊生
  • 第十四届萧华兴
  • 第十五届林俊杰

区长

  • 叶吉祥
  • 宋贵龙
  • 杨孝治
  • 陈昱如

区政组织

六龟区公所高雄市政府在六龟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3课4室等7个内部单位[9]

行政区划

六龟区行政区划

Thumb

新   发   里
兴 龙 里










新兴里
新威里
新寮里

上图西北侧荖浓里与宝来里之间的缺口为桃源区飞地-建山里。

教育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高雄市六龟区六龟国民小学[11]
  • 高雄市六龟区荖浓国民小学[12]
  • 高雄市六龟区新发国民小学[13]
  • 高雄市六龟区新威国民小学[14]
  • 高雄市六龟区龙兴国民小学[15]
  • 高雄市六龟区宝来国民小学[16]

交通

客运

公路

  • 国道十号(高雄支线,规划中)
    • 六龟(新威大桥)延伸案高美大桥交流道

国道十号 ── 当地民众极力争取国道十号延伸高美大桥并设立交流道,再继续延伸到六龟新威大桥止。

Thumb
六龟境内的台27线新发大桥,下方即荖浓溪。

重要桥梁

  • 六龟大桥
  • 新威大桥
  • 东溪大桥
  • 宝来一桥
  • 新发大桥

宗教礼拜场所

道教和台湾民间信仰

  • 六龟天后宫
  • 六龟法师宫
  • 大津津凤宫
  • 六龟慈祐宫
  • 荖浓圣君庙
  • 新威劝善堂
  • 新威圣君庙
  • 六龟尾庄圣母宫
  • 天竺山天公庙

佛教

  • 谛愿寺
  • 妙通寺
  • 清凉山护国妙崇寺

一贯道

  • 神威天台山道场

原住民祖灵信仰

基督宗教

更多信息 宗派, 教会(礼拜堂 / 圣堂) ...

观光旅游

Thumb
原六龟里池田屋

原住民文化

  • 大武垅顶荖浓太祖祭典[17]

特产

其它

八八水灾

八八水灾于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带来前所未有的雨量,严重受创六龟区,区内台27线与台27甲线全部中断,新开部落下崁地方土石流,32人遭活埋,水灾发生半月馀只陆续找出3名罹难者遗体[18]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