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凌桥水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1°22′6″N 121°31′43″E 凌桥水厂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的一座自来水厂,目前采用青草沙水库原水,主要保障浦东北部和外高桥保税区的自来水供应。在水厂建设初期,为募集资金,曾成立股份制公司上海凌桥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600834,简称凌桥股份。2000年至2001年间,经过一系列运作,凌桥股份将水厂售出,购入地铁公司相关资产,更名为申通地铁股份公司,申通地铁由此实现“借壳上市”。凌桥水厂则成为上海市自来水浦东有限公司(今名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的资产。

初建

凌桥水厂是为外高桥保税区供应自来水的主要水厂,项目1991年8月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上报项目建议书,1992年1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完成可行性报告[1]:凌桥水厂。然而此时自来水公司除了凌桥水厂任务之外,还同时急需建设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和长江水源工程两个项目,建设资金存在大量缺口。恰逢同年5月15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多部门印发《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18日上海市政府跟进颁布《上海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市建委和市公用局遂决定将上述三个工程从自来水公司中切分,两个水源项目成立股份制公司“原水供应股份有限公司”(600649,今城投控股),凌桥水厂项目成立“凌桥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建设资金。6月,凌桥股份获得全部所需批复,成功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公开募股集资[2]。凌桥水厂项目同时也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西班牙政府贷款[3]

1993年初,凌桥水厂一期工程开工,投资2.2亿元人民币,设计供水规模每日20万立方米,同年12月半数投产,1994年6月一期完工。1995年8月,二期工程动工,投资1.4亿元人民币,形成与一期工程平行的第二条处理线,至1996年6月17日整座水厂全部完工投产,占地面积46434平方米,建筑面积45680平方米,绿化面积7870平方米,沉淀池面积10560平方米。[4]水厂主要设备均从国外进口,采用“V”型滤池,气水反冲工艺,总共可达到每日40万立方米规模,不仅满足浦东用水需求,还可向浦西提供部分自来水。当时凌桥水厂使用陈行水库水源[1]:凌桥水厂[5]

Remove ads

资产变动

原水股份

1999年12月15日,原水股份与凌桥股份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双方已经开启合并磋商。此事若最终成功,将成为中国内地自建立股票市场以来,第一起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案,因而受到整个证券市场极大关注。由于两家公司均为上海自来水公司控股,合并案成为关联交易,大股东作为关联方必须回避,流通股虽然持股比例不大,在此案表决反而成为关键因素。然而两司的股价与净资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1999年凌桥公司每股净资产1.84元,原水公司每股净资产2.57元[1]:股份制公司),经过多次磋商均无法达成合理的换股方案,此案最终未能成功,2000年上半年宣布取消[6]。虽然合并取消,城投总公司仍然将部分国有股划转至原水股份,使之成为凌桥股份第二大股东[7]

申通地铁

原、凌合并取消后,凌桥股份先后购入多家自来水以外企业的股权,当年9月又购入上海东方交通卡公司(上海公共交通卡的运营公司)两千余万元股权,外界预测凌桥股份可能将调整其产业结构[8]。至当年年底,正式明确申通地铁入主凌桥股份、凌桥股份收购地铁资产,为申通地铁“借壳上市”。2001年1月10日、11日,凌桥股份卷入亿安事件,股价暴跌[9]。6月29日,凌桥股份正式更名为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原城投持有的国有股划转至申通集团,购入地铁公司相关资产,将水厂出售予上海市自来水浦东有限公司[10]

水厂更新

2010年,凌桥水厂的消毒工艺升级换代,废除原有的氯气氨气消毒剂并拆除对应设备,以计量泵投放次氯酸钠硫酸铵代替,改造后消毒剂剂量可根据原水水质精确调节[11]。2011年,随着青草沙水库建成,上海多座水厂均开始切换至青草沙水库原水,经过进水管道改造后,凌桥水厂于4月25日中午正式将主要水源切换至青草沙水库[12][13]。此次改造中,原进水管道由一路增加至两路,并将原有德国进口VAG阀更换为调流阀,陈行水库一路作为备用[14]。2020年12月起,凌桥水厂启动深度处理改造,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碳吸附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的水质,改善出水气味[15],2023年4月完工并网[注 1]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