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凯·尼尔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凱·尼爾森
Remove ads

凯·拉斯穆斯·尼尔森(德语:Kay Rasmus Nielsen,1886年3月12日—1957年6月21日)是一名丹麦插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初期“插画黄金时代英语Illustration#The_"Golden_Age"”中的代表性画家之一,这一时期始于丹尼尔·比尔赫英语Daniel Vierge等人透过发展印刷技术,使得绘画与插画得以便利地复制发行。[1]除了在插画领域的成就外,尼尔森以其为迪士尼的创作贡献闻名,特别是为动画电影《幻想曲》所绘制的故事草图与插图。[2]

事实速览 凯·尼尔森, 出生 ...
Remove ads

经历

早年经历

凯·尼尔森出生于哥本哈根的艺术世家,父母皆为演员。其父马蒂努斯·尼尔森(Martinus Nielsen)曾担任达格马剧院(Dagmarteater)总监,而其母奥达·尼尔森英语Oda Nielsen则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女演员之一,活跃于丹麦皇家剧院及达格马剧院演出。[3]

1904年至1911年间,尼尔森在巴黎朱利安学院科拉罗西学院英语Académie_Colarossi学习艺术。[4]1911年,他移居英国,并在1916年前一直居住于当地。他的首个英国插画委托来自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Hodder & Stoughton),负责为亚瑟·奎勒-库奇英语Arthur_Quiller-Couch爵士改写的童话集《粉妆与裙摆》(In Powder and Crinoline)绘制插图,该书于1913年出版,其中包含24幅彩色插图,该书于1913年出版,其中包含24幅彩色插图。

同年,《伦敦新闻画报》亦委托尼尔森为夏尔·佩罗的童话故事创作四幅插画,分别为《睡美人》、《穿靴子的猫》、《灰姑娘》与《蓝胡子》。这些插画刊登于该报 1913年的圣诞特刊。

Remove ads

艺术生涯

1914 年,尼尔森为童话集《太阳东升,月亮西落英语East of the Sun and West of the Moon》创作了25幅彩色插画及21幅以上的单色插图。他为 《粉妆与裙摆》 和 《太阳东升,月亮西落》 绘制的彩色插画采用了四色印刷工艺,而当时许多插画家仍使用传统的三色印刷。此外,尼尔森在同年也创作了至少三幅描绘圣女贞德生平的插画,这些作品在 1920年代出版时,被配以《法夫的修士》(The Monk of Fife)等相关的文字。

多佛尔地区绘制风景画时,尼尔森结识了“蛋彩画家协会”(The Society of Tempera Painters),学习到了新的绘画技巧,并缩短了创作时间。1917年,尼尔森前往纽约举办个人作品展,随后返回丹麦,与约翰内斯·鲍尔森英语Johannes Poulsen合作,为哥本哈根皇家丹麦剧院绘制舞台布景。同时,他也致力于为阿拉伯学者阿瑟·克里斯滕森(Professor Arthur Christensen)翻译的《一千零一夜》绘制大量插图。尼尔森曾表示,这些插图将成为他在一战期间暂停书籍插画创作后的回归之作,并计划同时推出丹麦语、英语及法语版本。然而,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这批插图在他去世多年后才为世人所知。

1920 年代,尼尔森重返哥本哈根的剧场界,设计舞台布景及戏服。在此期间,他迎娶了年仅22岁的乌拉·普莱斯-施密特(Ulla Pless-Schmidt),后者是富商医生之女。[5][6]

在完成戏剧工作后,尼尔森重返书籍插画领域,并于1924年出版《安徒生童话》,其中包含12幅彩色插画及40馀幅单色插图。彩色插画的边框设计融合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风格,后者以“千花装饰”(mille fleur)风格绘制。1925年,他为《糖果屋与其他格林童话》(Hansel and Gretel, and Other Stories by the Brothers Grimm)创作了12幅彩色插画及 20 馀幅单色插图。此后他沉寂五年,直到1930年为《红色魔法》(Red Magic)绘制了8幅彩色插画及50馀幅单色插图,这也是他最后一本全面参与插画创作的作品。

迪士尼时期

1939年,尼尔森前往加利福尼亚州进入好莱坞工作。迪士尼动画师乔·格兰特华特·迪士尼推荐了他,使其得以加入华特迪士尼公司[7][8]尼尔森参与了《幻想曲》(Fantasia)的“荒山之夜”与“圣母颂”两个片段。[9]在迪士尼工作期间,他因独特的概念艺术风格广受赞誉,并为多部动画电影提供视觉设计,包括一部以安徒生童话为基础的合集电影,其中包括《小美人鱼》的早期设想。然而,这部电影直到50馀年后才最终得以制作。[10][3][11][12]

尼尔森在迪士尼工作了四年后,但因其风格被认为“过于黑暗”而遭解雇。1950年代,他曾短暂回归为《睡美人》贡献设计。尼尔森的艺术风格对迪士尼的视觉发展影响深远,并被认为对2013年电影《冰雪奇缘》的视觉设计有所启发。

晚年与逝世

失去工作的尼尔森曾一度返回丹麦,发现他的作品在家乡失去了市场需求。据悉,尼尔森的晚年生活贫困潦倒,最后的作品主要为洛杉矶当地学校和教堂的委托作品。其中,他曾在洛杉矶第一公理会教堂王礼拜堂(Wong Chapel)绘制了《诗篇第23篇》插画。此外,他也为洛杉矶中央初级中学(Central Junior High School, Los Angeles)创作了壁画 《第一个春天》(The First Spring)。

由于嗜烟成瘾[6],尼尔森晚年饱受慢性咳嗽折磨,最后于1957年6月21日去世,享寿71岁。他的葬礼在王礼拜堂、他的壁画之下举行。一年后,他的妻子乌拉也因病去世。[13]

乌拉在因糖尿病去世前,将尼尔森的遗作赠予艺术家兼建筑师弗雷德里克·蒙霍夫英语Frederick_Monhoff。蒙霍夫试图将这些作品捐赠给博物馆,但无论是美国或丹麦的机构当时都拒绝接受。[14]

Remove ads

作品目录

  • 《粉妆与裙子》(In Powder and Crinoline)(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伦敦,1913年)
  • 太阳东升,月亮西落英语East of the Sun and West of the Moon》(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伦敦,1914年)
  • 亚瑟·奎勒-库奇英语Arthur_Quiller-Couch十二个跳舞的公主英语The_Twelve_Dancing_Princesses》(多兰出版社,纽约,1923年)(《粉妆与裙摆》 再版)
  • 安徒生童话》(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伦敦,1924年)
  • 《糖果屋与其他格林童话》(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伦敦,1925年)
  • 威尔森(R. Wilson)《红色魔法》(Red Magic)(凯普出版社,伦敦,1930年)
Remove ads

电影作品

另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