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凯兰特昆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凯兰特昆山(音译泰雅语:rgyax Kayran Takun(泽敖利语群)[1]、b'bu' Karan Takun),又译卡南达昆山,是台湾雪山山脉主脊上的一段连岭,为知名登山路线圣棱线的一段,在雪山北峰与北棱角之间,行政区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与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交界,雪霸国家公园范围内。在这段连岭上,有标高为3729、3707、3690公尺等数个微小起伏的峦头[注 1],在各登山界列表及各出版之地图标示凯兰特昆山及凯兰特昆山北峰、凯兰特崑北山(泽敖利语群泰雅语:Ti'in Rgyax Kayran Takun[1])、凯兰特昆山A、凯兰特昆山之一、凯兰特昆山之二等山名,所指之地点并无一致。

日治时的记录中,凯兰特昆山(泰雅语:b'bu Karan Takun,日文片假名转写バボー·カランタックン)原是竹东霞喀罗群泰雅族指称今雪山北峰[注 2]。战后登山界将日治记录中圣棱线上标高3712公尺的山峰(《蕃地地形图·シルビヤ山》标示12250尺,即穆特勒布山,又有转写为西米他、素密达、云塔戛、云达卡等),误认为是现今的雪山北峰,而日治记录中在穆特勒布山南邻的凯兰特昆山,则演变为雪山北峰南侧,北棱角至雪山北峰这段长约3公里的连岭,原为造山运动残馀的平准面,诚如登山家邢天正路经所感,高度相若,起伏甚微,不易察觉,只有三、五峦头略具山峰之势,若在雾中路过其顶,亦难知道;从他处眺望几如平岭,无显著起伏,亦难指认何者为峰顶,似无取山名的必要。[9]:下册15[10]:上册96登山界过去数十年来的记录,所认定山顶的位置也各有不同。1956年《联勤版台湾五万分一地形图》(俗称《老五万》,为战后初期登山界普遍参考),在雪山与次高北山之间的连岭上,标示南北两个独立标高3735、3686公尺[2];1966年王云卿将3735峰标为“凯兰特昆山”、3686峰标为“凯兰特崑北山”;[11]:上册6邢天正〈台湾高山脉系略图〉将3735峰标为“凯兰特昆山A”[注 3]、3686峰标为“凯兰特昆山”,[12]:3141972年〈高山明细表〉将3735峰标为“凯兰特昆山之一”、3686峰标为“凯兰特昆山之二”[9]:下册15。联勤重测后,1980年代以后的经建版地形图将3735峰变更为3731公尺、3686峰不再标示(改为标示位在更北边的3667峰)[2]。1978年4月,台南市登山会成立“百五十岳俱乐部”,将凯兰特昆山选列百五十岳,原本纵走圣棱线途中常经过峰顶而不知不觉,其确实的位置为有志集满百五十岳者关注。除了纵走圣棱线沿路顺经此峰,亦可由三六九山庄走捷径,经山庄水源地直上主棱,此径通称为水管路。在实地,海拔3731公尺峰是水管路登棱处南侧的玉山圆柏丛圆峰;而水管路北侧海拔3705公尺的岩峰峦头(此峦头在官方联勤版与经建版地形图皆未标示,只在民间登山地图与近年国土测绘中心图资方有标示),原本立有“凯兰特昆山”不锈钢标柱,许多人认为此为山顶,又常有人错认此峦头即为地图上的3731公尺峰,而将水管路山径错绘在3731公尺峰的南侧。2015年,雪霸国家公园订定原先放置不锈钢标柱的3705峰称为凯兰特昆山北峰,而与王云卿、邢天正所标注的3686峰并非同一处;又订定主峰位置为水管路口南侧,连岭上标示海拔高度3731公尺的圆柏丛圆峰,将标柱改移至此峰。相关标示将依此陆续修改。近年新出版的地图,开始将水管路山径描绘在3731峰与3705峰之间[注 4]。
Remove ads
注释
- 1954年版、1956年版《联勤版台湾五万分一地形图》标示南北两个独立标高3735、3686(公尺)。1976—1979年联勤重测后,1980年代以后各版《经建版地形图》将3735峰变更为3731、3686峰不再标示(改标在更北边的另一峰);[2]1980年代《1/10000像片基本图》此二峰标示为3730.7、3691.5。 [3]:0此后登山界普遍改用3731公尺为标高,又在3731、3692峰之间标出另一座3705峰[4](“凯兰特昆山”不锈钢标柱原本是放置在这座峰顶),雪霸国家公园山顶标柱标示为3731公尺。国土测绘中心2017年版《1/5000像片基本图》将原3731、3705、3692峰标示为3729.2、3706.6、3689.8。[3]:0
- 1932年,佐佐木舜一等一行由北往南纵走圣棱线,记录竹东霞喀罗群泰雅族向导称今日的雪山北峰为“バボー·カランタックン”(内文的山名前缀写“バボー”在所附略图旧假名遣写为“ババヲ”,当时通称“次高山北角”),由大霸尖山观看,在穆特勒布山(バボー·ムトロップ,又名シミタ)右后邻,山形比品田山(バボー·タラガユン,又名ヤボラン)更雄大,由穆特勒布山山腰继续纵走接上主棱,登该山前为叉路,往右上登该山,往左前往次高主山。[5]:61,75,79-821933年鹿野忠雄记录匹亚南泰雅向导称此山为“タラクッシヤ”(泰雅语:Talahqsya、Talax-qsya,转写为塔拉库霞)。沼井铁太郎标注为1915年测绘《蕃地地形图·シルビヤ山》上标示12250尺峰(约合3712公尺,即穆特勒布山)的南邻一圈等高线的山峰,该峰并未标示标高,推算最高等高线为12400尺(约合3758公尺,与现代地图套叠,该峰位置符合现代的雪山北峰[2]:0),[6][7]:43页注1[8]:114页注释此数值正好与1972年邢天正〈台湾省高山明细表〉所列“凯兰特昆山之一”的旧测值雷同[9]:下册15。
- 邢天正〈台湾高山脉系略图〉原图标示“凯兰特昆山A 3715”应为笔误。
- 非官方的地图,1991年杨南郡、王素娥主持《雪山、大霸尖山国家公园登山步道系统调查研究报告》附棱脉图,以及上河文化2000年版、2004年版《台湾高山全览图·雪山圣棱线》、2006年三版《台湾地理人文全览图》、2008年版《台湾百岳导游图·圣棱Y型纵走》背面〈步程示意图〉,与2007年户外生活《第2世代台湾百岳全集》,都将水管路登棱点错误的描绘在3731峰(即2015年以后国家公园将不锈钢标柱改移往的山头)南侧。[4][13][14][15]:164[10]:上册34-35页[16]上河文化2004年版《台湾高山全览图·雪山圣棱线》背面〈步程示意图〉、2007年《台湾百岳全集》、2008年版《台湾百岳导游图·圣棱Y型纵走》、2011年四版《台湾地理人文全览图》,以及2012年户外生活《台湾全览百科地图集》,即将水管路登棱点改正为3731峰与3705峰之间。[13][15]:103[16][17][18]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