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佐周

冀东保安队第三总队队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佐周(1907年—1935年8月4日),辽宁凤城人,曾担任满洲国东边道警备军大同部队参谋长、奉天省警备军炮兵团长、冀东保安队第三总队队长等职。

生平

1907年,刘佐周出生于奉天省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凤凰直隶厅䳓䳓窝堡子(今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蓝旗镇立新村),本名福顺,乳名福子。刘佐周父亲刘常新,字日三,地痞讼棍出身。刘佐周两岁时,生母病故,后由祖父母抚养长大。刘佐周高中毕业后,投考东北陆军讲武堂,因患痔疮被淘汰,父亲刘常新重金疏通关系后,顶替营口考生刘炳禄的名义被录取,刘佐周随之改名刘炳禄。在校期间,受到日本教官是永[a]赏识。毕业后,被是永推荐为讲武堂教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炳禄历任满洲国东边道警备军大同部队参谋长、奉天省警备军炮兵团长等职。其间,曾与侵华日军合作围剿邓铁梅苗可秀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北自卫军”。由于李寿山部(大同部队)残杀抗日爱国志士和无辜百姓,刘炳禄随之声名狼藉,又改回原名刘佐周。

1933年5月,日军进犯冀东地区,为配合殷汝耕组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刘佐周经是永推荐,被授以少将军衔,委派到冀东招募河北省战区保安队。刘佐周通过瓦解东北自卫军等抗日队伍,先后招募李福田孙宪廷谢铭轩等叛变部队,以及何成犹、李兴胜、关士芳、敖春源、陶景文等匪寇武装,共两干余人组成“战区保安队第一总队”,并担任总队长。该部队由日本关东军供给武器、弹药、服装,于1933年6月3日、10日分两批由凤城乘火车进驻滦县,是日军侵略冀东地区的第一支汉奸队伍。

保安队第一总队(后改称第三总队)驻滦州,辖昌黎滦县乐亭迁安等地[1][2]。因中国军队撤出冀东地区,日伪军又尚未稳着脚跟,土匪活动猖獗,各地农村普遍建立民团,以防匪自卫。1934年底,刘佐周为兼并各地民团,派亲信到各民团任副队长。高志远陈宇寰殷焕章等民团领袖商议后,决定将刘佐周派驻民团的人逮捕并退回[2]

1935年2月21日,高志远率先武装起义,史称“马城起义”。陈宇寰随后将刘佐周派驻倴城的督察处和特务队缴械,活捉督察处长李拱之。两家民团随后在倴城合兵一处,共千余人,准备迎击刘佐周的报复[3]。刘佐周获知消息后,当即派叔父“刘三阎王”率300余骑兵进剿起义民团。马队在接近倴城东边牛东庄石桥时,被埋伏在古城附近的起义民团击败,逃回滦县。刘佐周随后,亲自率领驻滦保安队千余人发兵倴城,围剿起义民团。起义民团抵挡不住保安队的进攻,被打垮后南撤沿海,起义失败[3][2]。刘佐周镇压起义民团后,因未能追获高志远,将高家洗劫一空[1]

Remove ads

遇刺

1935年秋,高志远探知刘佐周将去火车站迎接日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决定在火车站刺杀刘佐周。1935年8月4日中午时分,梅津美治郎到达滦县火车站,在刘佐周等人的簇拥下从北站台跨过铁路走向南站台旁的接应汽车。化妆成厨师的高志远混进站台,在刘佐周即将进入汽车时,将刘佐周射杀[2],日军守备队长温井险遭狙击,日宪兵北村为流弹所伤[4]。天津《益世报》《大公报》,日本《关东报》,伪满《满州报》等报刊均曾对此事进行报道[2]

备注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