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别尔江斯克

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别尔江斯克区的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別爾江斯克
Remove ads

别尔江斯克[2]乌克兰语Бердянськ罗马化Berdiansk发音:[berˈdʲɑnʲsʲk] ;俄语:Бердянск罗马化:Berdyansk发音:[bʲɪrˈdʲansk]),或译贝尔江斯克[3],是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州别尔江斯克区别尔江斯克市镇乌克兰语Бердян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内的城市,为该区及该市镇的行政中心。该市位于亚速海别尔江斯克湾东岸,始建于1827年,面积82平方公里,2022年人口数量为106,311人[4]

事实速览 别尔江斯克Бердянськ(乌克兰语)Бердянск(俄语) 贝尔江斯克, 国家 ...

别尔江斯克拥有野生动物园、水上乐园、博物馆、附设泥浴的疗养区以及丰富的水上活动设施。别尔江斯克机场就在附近。2022年2月27日,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的第三天起,别尔江斯克就一直处于俄方占领之下。

Remove ads

城市名称

该市最初的名字是“库图尔-奥拉”(Kutur-Ohla),源自当地的诺盖人村落。1830年,它更名为新诺盖斯克[5]。1841年1月1日,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特别法令,将市名更名为“别尔江斯克”。1939年7月17日,该市被更名为奥西片科[6](俄语:Осипенко罗马化Osipenko),以纪念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苏联著名女飞行员波利娜·奥西片科,1958年6月26日被改回别尔江斯克[7][8]

历史

创立

19世纪,沙俄政府开始计画在亚速海北岸地区建造海港。1824年,高加索总督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沃龙佐夫伯爵派遣一支探险队前往亚速海,寻找新海港的建造地点,以协助保卫俄罗斯南部边境。最初,新港口的选址被确定为奥贝托奇内村(Obetochne),该村靠近建于1821年的诺盖斯克(今普里莫尔斯克[9]

1824年秋,探险队队长尼古拉·克里茨基上尉报告了几处备选地点;其中最佳地点是被别尔江斯克沙嘴隔开的一片区域。克里茨基在给沃龙佐夫的正式报告中写道:“别尔江斯克沙嘴的品质胜过奥比蒂奇纳河沙嘴;你可以在那里建造规模仅次于塞瓦斯托波尔的码头和港口……”[10]。1820年代,别尔江斯克当地还只是一个小型渔民聚落,只有几间小屋[11]

1827年11月3日,政府颁布了于别尔江斯克当地兴建码头和城市的土地规划(这一天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建城日期)。同年,别尔江斯克湾岸边建成了一座码头,当地原先为诺盖人村落“库图尔-奥拉”(Kutur-Ohla)[12]。该定居点最初也被称为“库图尔-奥拉”,沿用了诺盖人的村名。由于沃龙佐夫对犹太人持“相当开明”的态度,因此别尔江斯克自建立之初就有一个犹太人社区。当地的犹太人从事的主要职业为裁缝和商人[5]

发展

Thumb
别尔江斯克区区徽

1830年,它更名为新诺盖斯克[5]。同年 7 月 1 日,商人尼古拉·科博泽夫的私人木制码头举行了开幕式[13][14]。政府兴建的码头直到 1835 年 1 月 12 日才落成启用[13]

早在 1825 年,人们就讨论过在别尔江斯克沙嘴边缘建造一座灯塔,但当时还不清楚新港口的通行是否值得这项重大投资。因此,1833 年,第一个别尔江斯克码头的建设承包商、后来的市长科博泽夫在城镇附近竖起了一根类似灯塔的木杆,以方便在海湾从事鱼类和盐贸易的船只航行[15]。随著贸易的成长,船只的移动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建造一座更大的灯塔。1836年,第一艘外国船只进入别尔江斯克港[9]。据说,同年,米哈伊尔·沃龙佐夫伯爵亲自抵达别尔江斯克,确信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快速发展,甚至看见越来越多的外国船只来访港口,疑虑终于消除了[16]。在别尔江斯克沙嘴建造灯塔的合约被授予了刻赤第一行会的意大利商人卡洛·托马西尼(Carlo Tomasini)[9]。灯塔于1838年4月22日下午2点开始建造,距离沙嘴最南端600公尺。灯塔由塔夫利省委员会出资建造,并采用了进口石材[17]。根据扎波罗热地区旅游资讯中心[18],该灯塔(即下别尔江斯克灯塔)于1840年9月3日投入使用[19]

Thumb
别尔江斯克路德宗教堂

1841年1月1日,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特别法令,将市名更名为别尔江斯克。该市亦于同年获得城市地位,格里戈里·切尔尼亚耶夫(Grigory Chernyaev,1787-1868)则于同年被任命为该市市长和港口领袖[20]。沃龙佐夫是在法国认识当时正担任俄国远征军司令的切尔尼亚耶夫[20]。 1842年,别尔江斯克成为别尔江斯克的中心[21]。城内设立了市邮局和区邮局,以及一所教区学校。1844年11月17日 ,别尔江斯克和别尔江斯克县的第一套盾徽获得批准。在盾徽上方,绿色背景上,是一顶银色的诺盖游牧帐篷和一把黑色的犁,象征著诺盖人的半游牧生活和当地居民的农耕劳动。在盾徽下方,蓝色背景上,是一只黑色的锚,象征该地区与海洋的亲缘关系。

根据1848年的资料,该市拥有6家蒸汽磨坊、3家黄油工厂、1家面食和饼干工厂、15家鱼类加工厂、1家盐和蜡烛工厂、15家砖厂和7家瓦厂。别尔江斯克的贸易十分活跃,拥有200个谷仓和70家商店。此外,还有2家饭店、2家酒馆、15个酒窖、3家咖啡馆和1家赌场。每年举办三次大型市集。

1847年,别尔江斯克的犹太人口为572人,并于1860年建立了一所犹太学堂[5]。1862年4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市长科博泽夫的协助下,确立了别尔江斯克的城区规划。规划中的街道笔直,直达大海。这种布局在市中心一直延续至今。当地禁止建造两层以上的房屋。别尔江斯克随处可见精美的建筑:冬季剧院、市政厅、“布里斯托”饭店(现为文化之家“皮夫登水力磨坊”)、男子古典学校(现为教育学院主楼)、升天大教堂、路德宗教堂等等。

1876 年,为了保卫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少将施密特(P. P. Schmidt)被任命为别尔江斯克市长和港务长。他是一位进步人士,为促进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小型工业企业和银行在城里开业。约翰·格里夫斯的收割机工厂闻名全欧[22][23]。施罗德和马提亚斯开办了一家农业机械厂。此外,还有文茨和扬岑的制绳厂、塞尔斯特雷姆的蜡烛厂、利茨曼香肠厂、费特的啤酒厂、克拉夫丁通心粉厂和埃迪格尔的印刷厂。义大利人建造了城市发电站。此时,已建立了两家日报、三家图书馆和四家书店。城市有了自来水和电灯照明。

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人们担心会爆发反犹骚乱,别尔江斯克的犹太人曾请求当局派遣军队保护居民[5]

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别尔江斯克有3306名犹太人,占该市总人口的12.9%[5]。1899年,别尔江斯克通上了铁路[24]

20世纪初,该市人口为26500人。当地有约十座东正教教堂、两座犹太教堂和一座卡拉派犹太教堂、男女文法学校、航海班、一所城市学院和一些信贷机构。除了以谷物和面粉为主的广泛出口贸易外[24],别尔江斯克也进行大量的内陆贸易。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品分销中心,商品分销至广大地区。到20世纪初,别尔江斯克已成为一个商贸港口,工业发达,其基础设施对其影响巨大。 1915年,一位法国领事以及英国、希腊、丹麦、西班牙、义大利、瑞典和挪威的副领事都驻扎在别尔江斯克[25]

Remove ads

苏联时期

乌克兰独立战争期间,别尔江斯克落入马赫诺运动的控制,成为乌克兰无政府主义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26]

苏联时期,别尔江斯克曾是一座强大的工业中心。这里有各种类型的机械工厂、炼油厂、玻璃纤维厂、电缆厂、钢筋混凝土联合企业、物料搬运设备厂、食品厂、面包烘焙综合体、牛奶厂、肉类加工厂,以及大量的建筑和安装机构、商品火车站和海上贸易港口。 1939年至1958年间,该市被称为“奥西彭科”,以苏联英雄波琳娜·奥西彭科的名字命名[27]

1941年10月7日至1943年9月17日,别尔江斯克被纳粹德军占领,隶属乌克兰专员辖区,市内的犹太人惨遭杀害。二战后,人们对犹太社区所知甚少。 1990年代初,乌克兰独立后,别尔江斯克成立了一个犹太文化协会。 1994年,别尔江斯克有2,000名犹太人,占总人口的1.3%[5]。苏联解体后,别尔江斯克的经济开始衰退。大多数大型工业企业停止营运或被重组为规模较小的私人企业。

1985年3月21日,《消息报》报道了在别尔江斯克港安装雷射信标的消息[28]

Remove ads

乌克兰独立时期

Thumb
别尔江斯克水上乐园

2004年9月1日,历时18年修建的从卡霍夫卡主运河R-9(源自第聂伯河)至别尔江斯克的175公里长的别尔江斯克水道竣工-该市从此有了满足饮用水要求的供水源。

2005年1月11日,乌克兰国会通过了2005年1月11日第2305-IV号乌克兰法律,将扎波罗热州别尔江斯克市的自然领土定为国家重要度假胜地。

2006年6月1日,乌克兰最大的水上乐园在别尔江斯克沙嘴入口处开幕-这是自1990年代初以来该市首次大规模建设新的旅游基础设施。

2016 年 2 月 18 日,别尔江斯克市议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别尔江斯克市街道、车道、广场、林荫大道、公园和林荫大道命名的决定》。根据乌克兰《关于谴责乌克兰共产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纳粹)极权政权并禁止宣传其标志的法律》的要求,别尔江斯克市议会将 70 条街道重新命名[29][30]

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由于乌俄关系紧张,乌克兰海港管理局于 2018 年 11 月表示,别尔江斯克的航运量年减了 50%[31]。他们表示,这是因为船只未获得俄罗斯的许可,无法通过刻赤海峡[31]。俄罗斯否认对乌克兰航运造成了任何干扰[31]

Remove ads

俄罗斯占领时期

2022年2月27日,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三天后,别尔江斯克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南乌克兰攻势中被俄军占领[32]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当日称俄军已完全封锁了该市[33],并占领了该市的市政府大楼[34]。次日,数十名当地居民手持乌克兰国旗来到被占领的市议会大楼前高唱乌克兰国歌,以示抗议俄军对该市的占领[35]

同年 3 月 24 日,俄罗斯海军短吻鳄级大型登陆舰萨拉托夫号在别尔江斯克港被乌克兰军队击沉[36]乌克兰海军报告称,它摧毁了停泊在别尔江斯克港的一艘1171型登陆舰。该艘登陆舰当时正在向别尔江斯克运送装甲运兵车和设备[37][38]。起初,该艘登陆舰被认为是奥尔斯克号(BDK-69);后来,经确认它是萨拉托夫号(BDK-65)[39]

同年 4 月 19 日,俄罗斯占领当局任命一名在别尔江斯克电力运输公有企业工作的当地清洁工为“副市长”[40]。就这样,在别尔江斯克,占领者创建了一个由清洁工和装载机工人组成的虚假“新政府”。别尔江斯克的任何一家预算机构或市政企业的负责人都没有倒向占领者一边,于是占领者决定成立一个由锁匠、清洁工和其他职业代表组成的所谓“市政厅”[41]。同年5月,平民继续逃离该市;商业活动多数陷入停顿.[42]。由于其他国家的船只担心受到制裁,经常进入该港口的船只很多来自叙利亚;叙利亚船只将一些从未在任何地方注册的“公司”偷来的乌克兰粮食运送给俄罗斯军队[43]

同年 9 月 6 日,俄罗斯任命的该市指挥官阿尔乔姆·巴尔丁在行政大楼附近遭到袭击并受重伤[44],并于当天晚些时候死亡[45]。据报道,同年 12 月 8 日,俄罗斯占领的别尔江斯克空军基地发生一系列爆炸[46][47]

截至 2024 年 12 月初,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占领区的市民面临著灾难性的局面,他们缺乏必要的住房和公共服务,包括供水、集中供暖等[48]

俄罗斯造成的缺水危机正在恶化,导致乌克兰多处被占领地区的生活卫生条件变得恶劣。根据《共青团真理报》报导,2025年7月21日,由于输水管道发生未指明的“事故”,导致别尔江斯克集中供水中断[49]。俄军任命的扎波罗热州州长叶夫根尼·巴利茨基于7月22日声称,每天将向别尔江斯克滤水厂输送5000立方米水,并声称对别尔江斯克四条输水管道进行大修将解决缺水问题[49]

别尔江斯克占领区政府于 2025 年 7 月 23 日报告称,来自别尔江斯克的 39 名儿童抵达特维尔州,参加“你好,特维尔州”活动。这些孩子们将住在特维尔州邻近梅德诺耶的营地,并参加为期 10 天的特维尔州周边游览活动[49]

Remove ads

历史建筑

下别尔江斯克灯塔

Thumb
下别尔江斯克灯塔(即图中最右方之灯塔)于2009年获选为乌克兰邮票上的六座灯塔之一。

下别尔江斯克灯塔是别尔江斯克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于1840年9月3日投入使用,为达五层楼高的八角形灯塔[19]。灯塔的照明装置由8或15盏灯泡和反射镜组成,照射高度可达海拔24或25.5米,闪烁的光芒可覆盖15海哩。当时,灯塔没有饮用水,必须从25公里外的别尔江斯克运来。在暴风雨天气,海水经常切断灯塔所在的尖端,与城市的通讯就会中断,只能搭船前往灯塔。有时这种情况会持续数天[50]

自 1883 年起,下别尔江斯克灯塔配备了旋转电灯,每隔4.5秒[16][51]或5秒就会发出强烈明亮的闪光,照亮整个地平线,然后暂停三秒钟。它是当时俄罗斯帝国继敖德萨之后的第二座灯塔,也是世界上第十四或第十五座使用电力的灯塔[50][18]。最早的电动马达不可靠,经常发生故障,迫使灯塔在冬季间歇性地使用煤油[18][52]或煤油灯。在雾和暴风雪期间,它会使用1889年安装的蒸汽汽笛发出雾号。直到 1911 年,旧的蒸汽锅炉和发电机才被新的、更可靠、更有效率的设备所取代[50]。此外,根据罗斯托夫档案馆保存的文件,下别尔江斯克灯塔的电话线于1911年2月15日安装完毕[15]。新的雾警报器由三个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汽笛发出[5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下别尔江斯克灯塔曾断断续续地亮过,后来完全关闭。 1923年,灯塔恢复了永久性电力照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于1941年10月初至1943年9月17日占领了别尔江斯克沙嘴和灯塔。随后,随著德军撤退,灯塔管理员奉命摧毁灯塔。有人将一条炸药线拉入灯塔和设备大楼,但只有塔顶爆炸,其馀建筑[16]和灯塔均未受损[16]

战后,下别尔江斯克灯塔于1947年首次投入使用[16]。1956年至1957年进行了战后重建,翻修了设备大楼,并安装了德国音响系统。当能见度降至60公里时,就会启动声音警报,以便船只透过声音确定与灯塔的距离。灯塔一直运作到1981年,当时安装了带有控制连接器的警报装置[51]。 1958年,灯塔增设了一座无线电信标[51]

1978年,灯塔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安装了雷达信标。灯塔本身和一栋两层楼住宅亦连接了当地供暖网络和可靠的电力供应[50]

2009年,乌克兰邮政推出了以乌克兰六座灯塔为主题的纪念邮票,下别尔江斯克灯塔成为其中之一。

上别尔江斯克灯塔

Thumb
上别尔江斯克灯塔

下别尔江斯克灯塔启用后,它指引著船只通往别尔江斯克湾,然而,绕过沙嘴进入海湾的船只却被迫在没有清晰地标的情况下驶入港口。为了方便船只在海湾中航行,上别尔江斯克灯塔于1877年落成启用[28]。由于上别尔江斯克灯塔位于沙嘴更北面,因此被称为“上”。而位于沙嘴南端的原有灯塔则被称为“下”(即下别尔江斯克灯塔)。

别尔江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主楼

Thumb
别尔江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主楼

1872年8月,别尔江斯克获准建造一座男子文理中学。该中学于1876年落成,建筑由军事工程师K. Yelsky(1837-1896)设计[53][54]。细菌学家沃尔德玛·哈夫金彼得·施密特等名人都曾在该校就读[55],该中学一直持续运作到1919年。

后来校舍被用作别尔江斯克国立师范学校的主楼。

1932年10月,在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学院,随后又成立了师范研究所。在1941年至1943年被占领期间,一所德国医院曾在该校主楼运作。

1939年至2002年,该校曾以苏联英雄波琳娜·奥西彭科的名字命名。2002年,该校更名为别尔江斯克国立师范大学[56]

康文设施

别尔江斯克地方志博物馆

Thumb
别尔江斯克地方志博物馆的库曼人女性石像

别尔江斯克地方志博物馆于1929年在前市议会大楼内成立。苏德战争期间,博物馆建筑被摧毁,部分展品遗失,部分展品被迁出。1944年,博物馆迁至乌克兰保卫者公园内一栋以彼得·施密特命名的独立建筑内恢复运作。1958年,博物馆迁至佩雷莫希大街14号的一栋三层住宅大楼的一楼,并保留至今。

1977-1978年间,该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修缮、重建和全面重新展览,期间增设了一个展厅、一个研究人员办公室和一个收银台。1983年,特鲁达大道47号的一间房间被划拨用于存放藏品,并进行了扩建。该馆收藏了大量库曼人女性石像,以及一些西元前4世纪斯基泰时期的展品。其展览分为前苏联、苏联、现代、区域性质和展厅几个部分,展厅设有常设展览,

1980年,该博物馆于设立了分馆-彼得·施密特纪念故居博物馆(施密特街8号),彼得·施密特及其家人曾于1876至1886年间居住在该址。馆内一楼展览专门介绍别尔江斯克的施密特家族以及彼得·施密特中尉的生平和活动。二楼设有纪念室,重现了当时的生活。

1985 年,另一分馆波德维格博物馆成立,该馆主要展出1941年至1945年苏德战争相关展览,以纪念苏联胜利40周年。

第三座分馆-别尔江斯克历史博物馆,则于2005年9月17日开馆,位于意大利街15号,占地面积557平方公尺。该分馆的五个展厅展现了别尔江斯克从19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历史。前两个展厅展示了前苏联时期的别尔江斯克,第三个展厅展示了苏联时期的别尔江斯克,第四个展厅展示了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的岁月及其进一步的发展。第五个展厅专门介绍别尔江斯克的友好城市以及“我们的城市荣获‘最佳改进城市’竞赛”的资料。分馆的会议厅配备了电脑、音讯和视讯设备。

别尔江斯克伊萨克·布罗茨基艺术馆

别尔江斯克布罗茨基艺术馆位于中央街29号,收藏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俄罗斯著名艺术家(包括伊万·艾瓦佐夫斯基伊万·克拉姆斯科伊阿尔希普·库因芝阿列克谢·孔德拉季耶维奇·萨伏拉索夫)的画作。伊萨克·布罗茨基是别尔江斯克本地人,他是圣彼得堡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生。1917年十月革命及1917-22年的俄国内战时,为了避免当权者掠夺和销毁其学院博物馆的展品,他将部分展品透过卡车运送到别尔江斯克。在别尔江斯克市政府的许可和支持下,193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地方志博物馆二楼开设了“著名艺术家伊萨克·布罗茨基画廊”,以展出上述展品。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来由于收藏品愈来愈多,画廊收藏了约 500 件艺术品,随著战争的爆发,该些藏品被疏散到斯大林格勒,随著前线的逼近,这些藏品被疏散到伏尔加河左岸,其中包括 18 幅19世纪大师的画作、44 本书和 8 尊小雕像[57]

部分藏品于 1945 年底运回别尔江斯克,在地方志博物馆大楼幸存的侧楼中存放了两年(主楼则已被摧毁),直到 1947 年,一座面积为 150 平方米的小楼被分配用于存放藏品。经过彻底的清查和全俄罗斯艺术学院的修复工作后,艺术展览于 11 月 7 日重新向游客开放。随后由于收藏品愈来愈多,艺术馆于2007年迁至现址[57]

别尔江斯克市塔拉斯·谢甫琴科文化宫

别尔江斯克市塔拉斯·谢甫琴科文化宫是该市的主要文化和艺术中心,许多文化、艺术和创意团体在中心内工作。

乌克兰保卫者公园

乌克兰保卫者公园位于别尔江斯克市中心,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休闲场所。公园占地超过3.5公顷。公园广场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原名“施密特公园”是为了纪念彼得·施密特中尉,他的半身像矗立在公园入口处。商人叶兹鲁比尔斯基的故居亦坐落于公园内,如今该建筑已成为一所音乐学校。

地理及生态

Thumb
别尔江斯克的一处海滩,摄于2017年

在地质学上,别尔江斯克位于东欧平原南部、乌克兰地盾南缘的缓坡上,市中心位于黑海低地。别尔江斯克市中心位于别尔江斯克沙嘴与大陆的连接处。

气候

别尔江斯克气候接近温带,亚速海对其影响显著,夏季漫长、干燥炎热、阳光充足,冬季短暂、少雪、温和。八月平均气温为 25.1°C,高温天气经常超过30°C。一月平均气温为-2.1°C。冬季气温有时可降至-15°C。年平均气温为 11.5°C。

别尔江斯克属于降雨较少的地区,当地年平均降雨量为470毫米。盛行东风和东南风,频率为40-50%。冰期比亚速海其他海岸晚,大约在一月中旬出现。冰盖持续到三月初,但有些年份海面完全不结冰。年平均晴天数为179天。

更多信息 别尔江斯克(2006-2014), 月份 ...

动植物

别尔江斯克位于草原地带,这使其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的自然景观位于别尔江斯克沙嘴尽头。沙嘴的植物种类繁多,拥有300多种不同的植物,其中一些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例如科尔喀斯薹草滨海刺芹光果甘草)。沙嘴上的植被主要由根系发达的植物组成。

尽管沙嘴人口稠密,但动物种类繁多。沙嘴上仍可以看到欧洲野兔北白胸刺猬欧洲鼬赤狐伶鼬。此外,还有鸭、鹅、天鹅、海鸥、苍鹭欧亚喜鹊侏鸬鹚鸬鹚红胸黑雁疣鼻天鹅。在迁徙季节,它们的数量会激增。

别尔江斯克附近的海水温度高于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 5月,水温已升至摄氏22度(华氏72度),6月则高达摄氏30度(华氏86度)。近海生活著70多种鱼类及甲壳动物,包括欧洲鳇俄罗斯鲟闪光鲟黑海菱鲆鲻鱼鳀鱼欧白鱼、多种虾虎鱼海蟑螂。此外,海里亦有掠食者,如梭吻鲈小体鲟。浮游植物包括矽藻多甲藻蓝菌。海底生活著大量的软体动物,如鸟蛤贻贝血蛤。它们是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沿海水域还有海豚和港湾鼠海豚

经济

当地的主要产业是海上贸易,客户来自世界各地。该港口从事金属加工、废金属、谷物、煤炭、矿石、黏土、葵花籽油、工业用油、矿物油和生铁的贸易。港口内设有化肥和矿物油加工综合设施、货柜码头和铁路车辆段。所有系泊处均有铁路和公路连接,并配备电动起重机。港口水域水深8.4公尺(28英尺)。

别尔江斯克也是一个重要的渔业中心,也是该市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地还有一个科学研究机构,负责在亚速海盆地进行鱼类研究。该机构负责确定鱼类资源水平,并计算、梭吻鲈、鮻、黑海菱鲆、虾虎鱼和欧洲川鲽等经济鱼类的年捕捞量[58]

当地亦有两家大型企业从事化学和石油精炼:亚速润滑剂及石油公司(也称“阿兹莫尔”AZMOL,乌克兰最大的润滑剂生产公司)和别尔江斯克国营玻璃纤维厂。阿兹莫尔主要从事润滑剂和包装物料的生产,并利用节能技术开发新产品。

人口统计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别尔江斯克居民的种族组成为:[60]

更多信息 别尔江斯克居民的种族组成 ...

根据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当地居民的母语为:[61]

更多信息 别尔江斯克居民的母语 ...

别尔江斯克在2022年3月起被俄罗斯占领后,占领当局正在采取措施消灭乌克兰语,并将该城市俄罗斯化: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完全以俄语进行[62]。占领当局威胁商家将乌克兰语广告板改为俄语,否则将追究他们的责任[63]。俄罗斯当局也采取措施改变别尔江斯克人口的民族组成,鼓励俄罗斯人迁往该市[64]

交通

Thumb
别尔江斯克火车站

别尔江斯克市与H30国道(瓦西利夫卡 - 托克马克 - 别尔江斯克)相连。M14、E58高速公路(敖德萨 - 新亚速斯克)于该市以北3公里处穿过。

铁路

别尔江斯克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是乌克兰铁路第聂伯河沿岸铁路局扎波罗热分局的一等火车站。

乌克兰铁路于2018年3月25日起提供来往基辅客运站和别尔江斯克 / 波克罗夫斯克的夜间特快列车(车次为226/225—246/245 次)[65]。随著2018/2019年新列车时刻表的实施,自2018年12月9日起,来往基辅和别尔江斯克的列车以116/115号列车运行。自2019年起,该列车被命名为“灯塔号”。2022年3月1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位于瓦西利夫卡北郊附近、卡拉乔克拉克河上的铁路桥被俄罗斯占领军炮击摧毁。由于铁路桥被摧毁,扎波罗热扎波罗热州南部(包括别尔江斯克)的火车连系被逼暂停,灯塔号亦因此暂停营运[66][67]

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23年3月29日成立新俄罗斯铁路公司,该公司以使用占领区内的铁路设施(包括别尔江斯克站)营运客运及货运业务[68]

当地名人

国际关系

别尔江斯克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图集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