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干 (弘治进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干(1468年—1536年),字克柔,号毅斋,南直隶常州府靖江县民籍江阴县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七月十三日生。刘干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举人[2],次年(1499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五次出督边饷,得当地将士心,在蓟州有生祠;其后因多次疏言边境事务切中利害,遭刘瑾嫉妒其亢直,命人纵火烧掉屯粮马草,他遭连坐入狱,到刘瑾被诛才能证实清白。
之后刘干调兵部武选司郎中,厘清选格,谢绝请托,正德九年(1514年)陞南京尚宝司卿[3],到嘉靖二年(1523年)擢任南京鸿胪寺卿[4],秩满后在六年(1527年)迁南京光禄寺卿[5],上疏请求勾稽往牒、立例管理出入,又请以本寺煮醪费用繁复,移往北寺处理为便,得诏准许,每年省下费用;八年(1529年)发生灾异,他自陈致仕[6],回乡后去世,获赐祭葬[7]。
事迹
刘干事俸父母孝顺,祭酒湛若水称他乐道人善,不言人短,同年状元伦文叙为他写下《忠孝传》;他后来移居江阴,子孙亦有人居于靖江,两县都入祀乡贤祠[1]。
家族
曾祖刘公义。祖刘彦皋。父刘僎。母薛氏。具庆下。娶蒋氏,继娶周氏[8]。
引用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