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官女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官女子(?—1843年),又曼常在,刘佳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姓满洲旗人)。前任二等侍卫官明之女,东陵总管内务府大臣阿克当阿之孙女。道光帝官女子

生平

道光十一年 (1831年) 二月初八日,前任二等侍卫官明之女被封为曼常在(亦作满常在[1]),二月二十九日家族呈上谢恩折。清宫档案《内务府.敬事房》曾载:“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一日赏曼常在绣绿缎八元花卉补子一副”,表现曼常在在刚入宫时有一定的宠爱[2]

不过在该年的十二月初三日,太医郝进喜请得曼常在脉息浮敷,系内热受凉,咳嗽风疹之症,以致周身痛痒,咳嗽胸满,发热恶寒。道光十三年六月十八日,郝进喜又请得曼常在病在夏月,内伤生冷,外感风寒,乃为暑病。由此可见,曼常在入宫后,身体状况欠佳,多有病痛[3]

道光十三年 (1833年) 九月,刘答应之名已出现在档案中[4]。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敬事房档》记载总管王具赏主位等银両、小锞折片二个,随奉旨:“刘答应不赏,其馀照例赏。钦此[5]。”

道光十五年 (1835年) 二月十四日,刘答应被降为刘官女子[6]。同日晚上,皇后钮祜禄氏因迟奏刘官女子之事,被道光帝当面申饬。翌日,总管郝进喜、王常清等接奉朱笔一件,着他们传谕贵妃以至常在,并传谕乾清宫圆明园寿康宫等处总管知晓此事[7]

刘官女子的吃穿用度与作为宫女的官女子相同,每年宫分分例都为“缎一匹、春绸一匹、宫绸一匹、纱一匹、纺丝一匹、杭细一匹、棉花二斤[8]”,但依然保持作为主位的一些待遇,可以保留在身边服侍的宫女一人[9]。除此以外,刘官女子门上尚有几名太监应差。太监高双禄及“本家服侍之人”王明在刘官女子处每日轮流看伺,夜间坐更,曾有太监“请轿赴惠郡王园子当差,回来因大雪将靴子湿透,就到刘官女子屋内将地踩湿”。同年三月,首领崔庆被銮仪卫副首领陈百祥诬陷收受刘官女子娘家人给的钱财,被诬陷的太监在口供说:“自二月十四日以后,刘官女子家并未来人给我带信,也并没有叫我去要过东西”[10]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二日酉时去世[11],死后未被葬入慕东陵[12]

Remove ads

家族

刘官女子的祖父阿克当阿任两淮盐政十馀年,“人称为阿财神,过客之酬应,至少无减五百金者,交游遍天下[13]”,据称其所藏书籍字画值三十万金,金玉珠玩值二三十万,花卉、食器、几案值十万,衣裘、车马值三十万,僮仆以百计,幕友以数十计[14],可见刘官女子家境富裕。

  • 七世祖:刘思舜。“刘思舜,正白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子刘天宠原任游击。曽孙刘嗣兴原任司库”(载《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6)。[15]
  • 五世祖:刘焕。
  • 高祖父:刘嗣兴,原任司库[15]
  • 曾祖父:七十八。
  • 祖父:阿克当阿(字厚庵,1755-1822),由内务府笔帖式入仕,累任内务府郎中,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监督,护军统领,嘉庆十三年(1808)两淮盐政(达12年),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兵部、工部侍郎,东陵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职,曾管理造办处、畅春园、雍和宫、咸安宫等处事务,道光二年去世。监修嘉庆版《重修扬州府志》,监刊《钦定全唐文》(嘉庆二十四年(1819)扬州官本)。
  • 继祖母:爱新觉罗氏,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病故[16]
  • 父:官明,嘉庆十一年蒙恩挑赏蓝翎侍卫[17],后为二等侍卫。
  • 叔父:松龄,内务府慎刑司主事,嘉庆十一年蒙恩挑赏柏唐阿,后为慎刑司主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病故[18]
  • 姑母: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肃顺之嫡妻[19]
  • 妹:道光二十年 (1840年) ,参选内务府选秀,但落选。
  • 堂妹:叔父松龄之女,内务府正黄旗满洲、咸丰二年进士永顺之继妻。
  • 堂弟:多山,内务府都虞司主事、多茗,内务府广储司笔帖式。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