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寔
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寔(220年—310年),字子真,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人。西汉济北王刘勃的十二世孙[1]。三国时曹魏及西晋官员。十分好学,尤其精通春秋三传,有一些关于《春秋》的著作,如《春秋条例》。
生平
刘寔年少时家境贫困艰苦,只靠卖牛衣为生。但刘寔仍然十分好学,于是才学博通古今。后来州郡举荐他,但他不应命。及后以计吏身份到洛阳,后历任河南尹丞、尚书郎和廷尉正。后升任吏部郎,参相国(司马昭)军事,获封循阳子。
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年)建立西晋后,刘寔进封为循阳伯,并迁任少府。后来刘寔又先后任太常和尚书。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发动晋灭吴之战,刘寔亦以本官行镇南军司。及后因儿子刘夏被揭受赂而被免官。不久任大司农,但再因刘夏犯罪而被罢免。后来再被任官,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太子司马衷嫡长子司马遹封广陵王后,刘寔更获选为他的老师。
元康元年(291年),进爵循阳侯,迁太子太保,加侍中、特进、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冀州都督。永康元年(300年)刘寔转拜司空,不久迁任太保,再转太傅。太安元年(302年),刘寔以老病为由请辞,以侯爵身份回府第,但在次年则爆发了战争,长沙王司马乂与成都王司马颖及河间王司马颙的联军在洛阳对阵,期间刘寔府第遭到士兵抢掠,刘寔唯有逃回故乡平原郡。永兴元年(304年),刘寔被任命为太尉,但他辞去了。
永嘉元年(307年),刘寔以年老为由请辞,但遭拒绝,并任命为太尉,直至永嘉三年(309年)才获准许。一年多后刘寔逝世,享年九十一岁,谥号为元。
Remove ads
性格特征
家庭
- 卢氏,生儿子刘跻后逝世。
- 华氏,卢氏死后嫁给刘寔,生刘夏。
- 刘跻,官至散骑常侍。
- 刘夏,多次贪污,为世所弃。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 《晋书·刘寔传》
- 《晋书·惠帝纪》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