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宠 (陈王)
陳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愍王刘宠(2世纪?—197年),东汉末期诸侯王,汉明帝之子陈敬王刘羡的曾孙,陈孝王刘承之子。刘宠为东汉诸侯国之一的陈国王,擅长射箭,曾经率兵对抗黄巾军与董卓等,后被袁术派人杀害。
生平
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时任陈国相师迁(姓师名迁,“相”是官名,是侯国或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郡的太守[1]:245-248)向皇帝上奏,指控陈国前任相、时任沛国相的魏愔曾与刘宠一同祭祀天神黄老君(当时被列为淫祀,被官方严令禁止,违者均重罪法办),有不良企图,触犯了大逆不道罪。有关官员请求委任专门官员为使者(即皇帝的特别代表),负责案查此事。
当时灵帝刚刚处理了叔叔勃海王刘悝的谋反案件,刘悝被下狱后自杀,因此不忍心再对宗室施罚。他于是下令用槛车(即囚车)将魏愔、师迁两人均传送到北寺诏狱(一所位于京师洛阳的监狱),并派中常侍王甫与时任尚书令、侍御史共同审讯。魏愔称其与刘宠的祭祀行为,只是求长生之福而已,没有其他的企图。王甫等审讯完毕,向皇帝上奏报告,称魏愔作为相理应纠正监督王,然而其行为却不端正,而师迁则诬告其王触犯不道罪,应该全部诛杀。汉灵帝下诏批准,诛杀了师迁和魏谙,同时赦免刘宠,宣布其无罪并不再查问。[2]
Remove ads
中平年间(184年—189年),黄巾军起事时,当时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军队实力强大,于是屯驻于陈国治所陈县的一处都亭(都亭即亭的其中一种,亭是当时的基层行政单位,一般负责维持当地治安、处理当地民政、担当交通邮驿[1]:202-212),守卫陈国。陈国人民知道刘宠擅长使用弩射箭,军队强大,因此惧怕而不敢叛乱。
而根据《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唐朝时期的宛丘县保存有一处“弩台”,位于汉代陈县县城以南八十步。[2]
初平元年(190年),各路地方军阀兴兵讨伐董卓,刘宠亦响应,率军屯驻于陈国阳夏县,又封自己为“辅汉大将军”,时任陈相许玚则与豫州刺史孔伷一同屯驻于颍川郡。[2][3]。
后来骆俊任陈相,骆俊字孝远,是会稽郡乌伤县人,曾任尚书郎等职,其人有威望声誉。当时天下均连年战乱与饥荒,而豫州汝南郡葛陂一带有山贼聚众作乱,陈国与汝南郡接壤,四面均受到敌人攻击。但骆俊鼓励民心,接济贫民,在他的治理下,陈国境内得以仍然富强,附近人民很多前来归附于陈国。[2]
当时各路军阀争霸天下,军阀曹操、袁绍、袁术均觊觎陈国及其所在的豫州[4],其中割据扬州北部江淮一带的军阀袁术,任命属下袁嗣为陈国相并派遣至陈国,成功占领了陈国一小部分。然而,兴平二年十二月(195年11月[5])时,另一军阀曹操攻打袁嗣占据的陈国武平县,到次年建安元年正月(196年12月[5]),袁嗣不敌投降曹操,不过曹操并未占据武平县。[6]:56
建安二年(197年),江淮地区饥荒非常严重,以至于人民相食,统治江淮地区的袁术首当其冲,军队严重缺粮。袁术遂向陈国请求支援粮食,陈相骆俊不允许,袁术大怒,派遣部将张闿佯装因私事出行,前往陈国骆俊家中拜访并喝酒宴会,伺机暗杀骆俊,刘宠亦死。[7][2]
袁术随即派遣军队攻打陈国,而曹操则率军征讨攻打陈国的袁术,并大败袁术军,斩杀其大将桥蕤等人,袁术残军逃回江淮。[6]:66
此后,没有继任的陈王,不过其王国不确定有没有取消并转为郡,至于陈国地区则破败不堪,不复往日富强。
刘宠死后,谥号为“愍”,即“陈愍王”,意思是“在国逢难”。[8]
陈王刘宠非常擅长使用弩,史称“十发十中”,其麾下亦有一支达数千的强弩军。根据记载,刘宠的射术秘诀是“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后文佚]”。[9]
流行文化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