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章职

臺灣清治時期官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章职(1795年12月21日—1852年7月12日),台湾县捒东上堡土牛庄(今台中市石冈区)人,在道光年间组织东势义渡会。

生平

刘章职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阴历十一月十一日[1],石冈土牛大地主刘文进次子[2],祖先为大埔县客家人[1]。道光十一年(1831年),刘章职因捐纳获贡生,并被任朴仔篱堡总理[1]。道光十二年(1832年)刘章职参与张丙事件有功获赏六品顶戴[2]

Thumb
土牛刘屋老伙房“仗义恤邻”匾

道光十三年(1833年),一群女子从石冈搭船过大甲溪至东势庙会看戏时,途中遭到船夫调戏,结果因惊恐造成船只翻覆,十八位女子溺毙[2][3]。此时,刘章职出面调停,联合胞弟刘济川、训导罗桂芳、监生廖光祖等人成立东势义渡会,购置十甲馀田地以租谷雇用十二名船伕[1][2]。同年农历四月,彰化知县李廷璧赠“仗义恤邻”匾给刘章职[1]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东势巧圣仙师祖庙重建落成,因刘章职之故,清廷赠“北城侯鲁大夫巧圣先师牌位”悬挂于庙内[2]

咸丰二年(1852年)阴历五月廿五日,刘章职于去世[1]。墓地为今日的台3线丰势路)160.5k处旁[3]

Remove ads

身后

Thumb
石冈刘章职墓“仗义恤邻”坊

1931年春,刘章职后代刘雨生与东势义渡会廖阿霖、刘阿来、廖阿甲、刘窗等人在刘章职墓前立牌坊,正面写“仗义恤邻”,背面为“正直好义”[2]。1933年,大甲溪钢索吊桥建立,义渡工作结束[4]

刘章职后代认为刘章职墓前的石坊需要长草以利风水,还曾阻止乡公所派人除草[5]。该家族先祖刘文进墓碑则是保持倾斜,也是因风水之说,把墓碑比拟为牛头[6]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