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𬣙(488年—518年),彦度平原[1][2]南北朝南梁士人

刘𬣙是刘宋光禄大夫刘怀珍的从孙,祖父刘宋太宰参军刘承宗,父亲南齐镇西谘议、武昌太守刘灵真。他自小至孝,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居丧期间为父母哭泣,过度悲伤得失去本性,吊唁的朋友都很伤感。之后他获伯父养育,对伯母和堂姊很孝顺友爱,族人都称赞他;他为自己早早失去双亲而感伤,旁人不小心提及这往事,刘𬣙就会感触流泪。兄长刘洁为他娶妻,限定日期成婚,他得知后逃走匿藏,事件摆平后才回来;本州刺史张稷任命他为主簿,他不就任,张稷颁下檄文征召,他就将檄文挂在树上后逃走[1][2]

刘𬣙擅长老庄言论,了解佛理,曾经和族兄刘歊于钟山诸寺听讲,一同定居宋熙寺东涧,打算在该处终老。尚书郎何炯曾在路上遇上他,说:“此人容貌英俊,和荀粲卫玠一样。”命人前往拜访,刘𬣙拒门不见,刘𬣙的族祖父刘孝标写信给何炯:“刘𬣙超凡脱俗,人品高尚;刘歊离开凡尘,志向高洁,是荒年的五谷,寒年的丝绵啊。”他穿上皮巾衲衣游玩,时常流连忘返,神色清雅,样子华美,在林谷间神色传得很远,遇上他的人都认为他是神人;他家中贫苦,几天才吃一餐,隆冬月份没有毛毡,但他处之泰然,没有人觉得他饥寒。自小到长大,刘𬣙的面上从不显露喜怒表情,可竞争的地方总不竞而胜,令旁人佩服。天监十七年(518年),他在刘歊家中去世,虚岁三十一,临终前握著刘歊的手说:“我气绝后就入棺,入棺后就埋葬,不须设立灵筵,不要设置祭祀,毋须为我继嗣。”刘歊遵从他的意愿,宗族至友相为他立下碑铭,玄贞处士[3][4]

Remove ads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