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士骥 (清朝)

清朝教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士骥(1857年—1909年5月27日),字铭伯,号毓瑰、又号鸣博。广东惠州龙门县人。晚清教育家、实业家[1]。为两广教育发展有过卓越贡献,尤一手筹办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中山大学前身)[2]。晚清政坛少壮派,时誉其人作“学界之伟人”[3]

事实速览 刘士骥, 个人资料 ...

生平

其20岁到广东省城,从名师吕拔湖何淡如,进而入读广州四大书院之首粤秀书院越华书院,连擢第一时被称“下山虎”。光绪十一年间(1885年)被选为拔贡,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恩科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在北京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两人自此相知;期间刘还与陈景华结为“诤友”。及后刘被分发广西补用,再后署理平乐县,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署理广西永淳知县[3]

致力文教

刘在补授怀集知县不久,因病辞官返回龙门。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联合当地政要,谋划改清兴贤书院为龙门官立高等小学堂,用于开办新式教育。刘为建校还专门发出《敬告龙门本籍士绅文》,批驳侵占教育经费的官吏,同时交文予县官要求拨还款项。由此当地首间新式小学堂创立[1]

同年出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留意到刘留心学务、热心教育后,聘其出任两广学务处查学委员,发展新式教育,大力实施毁庙兴学方针。时有芳村绅士郭泽干向岑提议以花地黄大仙祠积存善款充学堂经费,箭头直指时势力关联寺庙的三水郑润煇、郑润深两兄弟(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之子),而指令由刘和番禺县令吕道象“来县会同传讯查办”[4]。刘利用机会到黄大仙祠善堂住持处“化缘”,得善堂绅董“捐出”一万金预备作开办师范学堂费用。刘在广州同期还创办了清平、善庆、芳村、丛桂、观成、珠光、东关等7所小学堂,规定凡旅省人士之子弟皆准入学就读[1]

后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岑再指令,由刘再参与主持将历史悠久的西关长寿寺全部变卖筹措学费,并改建成新式街市[5],成为当时十分轰动的事件[6]。刘在奉准将长寿寺开作街市后得年金六七万,成为供师范学堂常年运作的固定经费,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因而建成开学。同年岑会同闽浙总督奏派刘前往南洋视学[7],刘之后便出洋3年,周游南洋荷属、英属数十埠,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联络华侨,积极为既有学堂“正宗旨,定教科”,而在未有学堂的地方则“筹经费,拟章程”;在荷属印尼万隆时,据说带病下坚持举行学务会议,召集各地代表,共商侨教发展及侨校管理等问题[3][8]

Remove ads

转职实业到遇刺身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联同叶恩欧榘甲刘义任梁应骝(其他人均保皇会骨干)呈请广西巡抚张鸣岐奏准创立振华公司,拟集资300万在广西贵县开矿筑路办银行[9]。获接纳成事后,同年刘再奉张鸣岐指令,派往南洋及美洲一带招股,开办实业[10]。刘出行时以广西补用道之身份,去美国等地为广西银矿开采募股[11]

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返回广州住居,到四月初九晚,于广州永安里寓所被四个袭击者破门,连捅7刀而亡。当时震动全国,有传“此系党人所为云”[10],时舆论认为属于“党派倾轧”,保皇派和革命派都成为猜疑对象。该案由于时势变动而终没有确切被定罪者[11][12],成历史公案[3]

身故前后风波和悬疑

据整理相关史实,在刘身故前参与创立的振华公司挂牌后,刘与叶恩曾向美洲华侨募集约100~300万的资金[12],同为保皇会康有为私以为公司属于保皇会的“党产”[注 1][13],特意拨7千元帮其招股[12]。在融资后其欲截留一半股本,但被主持的刘等创办人所拒绝,两方针锋相对势成水火[注 2]。1909年5月刘在广州遇刺后,紧接著当年旧历七月 , 另一负责人刘义任于广州也被毒杀[14]。对于系列事端的主谋真凶 , 聚讼纷纭 , 迄无定论 , 时康有为还有梁启超徐勤等人有最大嫌疑[15][16]。而康等人后于报章大肆攻击振华公司的几名创办人,叶恩也连续登报公启与其对峙。传言血案是由保皇会首领内讧所酿后,震惊华侨社会,时闻即时导致美洲许多原保皇会人纷纷脱离而转向革命[9]

备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