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日语:シアトリズム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是indieszero开发的任天堂3DS平台节奏游戏,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于2015年在日本发行。该作是“勇者斗恶龙系列”首款节奏游戏,也是继《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和《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 谢幕》之后的第三款“节奏剧场”游戏。除配合音乐节奏击打音符这一节奏游戏根本玩法外,该作还融入了角色扮演元素,即玩家挑选四名角色编组小队。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本体收录60余首乐曲。曲目改编自前10款本传游戏的配乐,由系列作曲者椙山浩一监修。游戏发行后,厂商又多次推出免费下载曲目。媒体认为游戏遵循了《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前作的公式。评测人称赞游戏的机制、美术风格及“勇者斗恶龙系列”元素,但不满游戏本体未收录原版音乐且曲目数量少。游戏售出12万套。
Remove ads
玩法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和前作《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同为节奏游戏。玩家配合音乐节奏,抓准时机击打流入判定圈的音符。音符分为不同种类,如需要点击一次的单击音符、按照箭头方向滑动的滑动音符、需要持续按压的长按音符。任天堂3DS的上屏幕显示乐曲谱面,玩家可通过按键或触控式下屏幕游玩,也可以混合使用两者操作[1]。
依游玩方式,曲目分为战斗音乐关卡(BMS)、场景音乐关卡(FMS)、事件音乐关卡(EMS)三类[1]。BMS对应紧张的战斗曲,谱面背景为“勇者斗恶龙系列”风格的第一人称视角战斗画面[2][1][3]。和《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BMS的横向音符轨道不同,本作BMS的音符从屏幕顶部向底部纵向流动[4]。FMS主要为舒缓的地图音乐,背景和《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相同,展现小队在场景中冒险前行的场面[2][1]。EMS背景和前作的Q版动画不同,改为游戏录屏剪辑[5][1]。各曲目均有三种难度。除了常规游玩风格外,本作还引入了简单模式,将滑动音符替换单击音符[6]。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亦融入了角色扮演要素。游戏收录了数十位“勇者斗恶龙系列”的角色,他们角色有各自的经验值、能力值、职业、特技等属性。玩家游玩歌曲前要编组四人小队。游戏中角色会自动与敌人战斗(BMS)或前行(FMS),而玩家演奏准确度会影响角色的战斗表现和前行速度。游戏后,角色会获得经验值,继而升级并提升强度。游戏设有解锁歌曲的“挑战模式”;为完成击败头目等挑战任务,玩家需培养角色、调整队员搭配。本作亦设有“勇者斗恶龙系列”常见的“达玛神殿”,供玩家转变角色职业[5][7]。
“勇者斗恶龙系列”另一常见要素“双六场”亦在本作登场。双六是日本桌上游戏,玩法类似蛇梯棋,玩家通过掷骰子向棋盘终点前进。双六场中会出现各类事件,例如游玩BMS歌曲赢得奖励。玩家通过棋盘后可以获得宝珠,累积一定宝珠后可以解锁角色[8][9]。玩家还可通过瞬间交错通讯与附近的任天堂3DS玩家通信,收集石板碎片解锁双六棋盘[8]。
Remove ads
开发与发行
![]() |

“勇者斗恶龙系列”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出品,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主导的作品系列,《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是该系列首款节奏游戏[10]。本作由indieszero开发,是继《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2012年)和《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 谢幕》(2014年)之后的第三款“节奏剧场”游戏[11]。游戏总监、indieszero董事长铃井匡伸喜爱“勇者斗恶龙系列”游戏与音乐,自迈入游戏业就一直期望能开发相关游戏[12]。
《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本体收录60余首曲目[13],这些乐曲选自“勇者斗恶龙系列”前10款本传,每款游戏各收录6首左右[14]。乐曲为原版音乐的交响乐改编版,由系列作曲人椙山浩一监修[15]。厂商还在任天堂eShop上发布免费追加下载内容(DLC),推出了红白机原版乐曲[16][17]。制作人间一朗在售前采访中称,开发者将会应玩家意见发布追加下载歌曲[14]。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2014年12月的Jump Festa 2015展会上公开《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并出展了游戏演示[1]。2015年3月11日,收录两首歌曲的免费体验版发布[18]。发行方于3月20日至4月30日举办了宣传活动“Intro Quiz Battle”。玩家使用手机访问活动,根据“勇者斗恶龙系列”音乐前奏选择出处,通过测验者可申请抽奖[19]。
游戏于2015年3月26日在日本发行,首波DLC内容亦于同日发行[20][21]。4月至5月间又有三波DLC推出[22][23][24]。第五波暨最后一波DLC于6月面世[25]。除DLC曲目外,玩家还可下载几首红白机音源版EMS曲。部分曲目起初于4月至5月上架,需在7-Eleven或茑屋门店连接的Wi-Fi热点下载[26],这些曲目7月再次上架,可用任意网络下载[27]。
早期购买者可下载任天堂3DS主题“勇者斗恶龙 音乐队”和“勇者斗恶龙 热闹的城镇”(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街のにぎわい)[28][29]。游戏还有主题橡胶吊饰,内容为“勇者斗恶龙系列”Q版角色[30]。
Remove ads
反响
![]() |
评价
评论认为《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沿用了《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的公式[33][3],但也融入了“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独特元素,如角色转职、BMS的第一人称视角战斗风格[3]。媒体认为游戏曲目分三档难度、可自由选择触控或案件操作、设有面向新手的简单模式,适合各类玩家[32][31],并称赞了挑战模式和双六场模式[32][4]。“Nintendo World Report”则对多人模式缺席表示失望[32]。评论还不满枯燥乏味的解锁过程,称前作《谢幕》中通过4首歌曲即可自由游玩,而本作这一数字为10[32][4]。
评论认为曲库引人怀旧但体量不足[32][31][3]。“Destructoid”的Joel Peterson称赞椙山浩一的音乐“如此美妙、永不过时、令人难忘”,有日本版主机得以游玩是一大幸事[2]。媒体还批评游戏本体只收录改编版曲目,没有8位元/16位元音乐的怀旧效果[32][4]。“Inside”的永芳英敬认为改编曲目音色固然悦耳,但有违原曲的氛围却令他难以接受[15]。
评论认为游戏画面流畅、富有色彩,并青睐可爱的Q版角色[32][4]。《Fami通》某编辑认为像素风格的原版动画很有怀旧感,而Q版风格多少有些出戏[31]。“Nintendo World Report”批评《谢幕》中立体功能缺席本作[32]。
据Media Create统计,《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首周销量为7.6万份,为当周最畅销3DS游戏[34]。按《Fami通》资料,游戏2015年售出12.4万套[3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