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近畿丹后铁道KTR8000型柴联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近畿丹后铁道KTR8000型柴联车(日语:北近畿タンゴ鉄道KTR8000形気動車/きたきんきたんごてつどうKTR8000がたきどうしゃ Kita Kinki Tango Tetsudō KTR 8000-gata kidōsha)是北近畿丹后铁道在1996年导入使用的特急型柴联车[1][2][3]。自2015年4月1日起,KTR8000型随著该公司实施上下分离方式经营而转交给京都丹后铁道(WILLER TRAINS)使用[4][5][6][7]。
Remove ads
概要
JR西日本与北近畿丹后铁道为了吸引京阪神地区的游客前来京都府北部,因此自1993年起陆续将山阴本线园部站至福知山站、宫丰线全线和宫津线宫津站至天桥立站间的路段电气化和高速化[2][3][8][9]。同年的3月16日,宫丰线全线和宫津线宫津站至天桥立站间的路段完成上述工程并正式开业;而北近畿丹后铁道也在当日将KTR8000型投入使用,除了作为“Edel丹后”的后继车辆外,也在天桥立站内担任接续“桥立号”与“文殊号”在宫津线上行驶的“接力号”,在宫津线天桥立站至久美滨站间运行的急行列车“丹后彩虹号”,以及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滨站间运行的“丹后探索号”[2][3][10]。
自2017年起,本型车获得“丹后之海”的昵称,在进行改造前的昵称则为“丹后探索号”,并在2011年3月时刻表改正前负责运行丹后探索号的所有班次[2][3][11][12][13]。之后随著京都丹后铁道重新编排其负责营运的特急列车,本型车现时负责行运行“舞鹤号”、“桥立号”与“丹后接力号”的班次[11][14]。
Remove ads
规格与构造
KTR8000型的总长度为21.6m,宽度为2.915m,车身则使用碳钢打造而成[1][2][3]。所有车辆均有设置驾驶台,并以奇数和偶数编号的车辆为1编组[1][2]。靠近驾驶室的车头前端采用圆顶型的高车顶设计,车头正面的窗户则使用嵌入电热丝的大型曲面玻璃[1][2]。旅客用车门采用气动式车门,并分别设置在车尾的左右两侧[1][2]。车门附近安装著LED列车资讯显示幕,并显示列车的名称、列车的种类及列车的目的地[1][2]。车身涂装以“丹后”为主题进行设计,并使用象征海洋与群山的配色设计[1][3]。车身侧面则涂上象征著丹后半岛的标志图案[1][3]。
KTR8000型的番台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能与JR西日本183系和485系电联车连结运转的2组8000番台,另一种则是无法与上述车辆连结运转的3组8010番台[1][2][3]。所有番台皆有配备能与JR西日本铁路车辆的广播系统、信号、照明和车门控制互相流通的电路,以及带有直通管的密著式连结器,并使用RD11型橡胶缓冲器,因此无法与北近畿丹后铁道的其他车辆连结剂型运转[1][2][3]。
奇数编号的车辆均有设置驾驶室,并且为确保客室和自由空间展望室的采光与前方视野,因此将驾驶室的大小缩小一半[1][2][3]。展望室与驾驶室之间的隔板高度仅到人体的腰部处,其上方则安装著大型玻璃;隔板后方设有吧台桌与折叠式桌子,并在天花板上安装萤光灯和筒灯[1][2][3]。同时展望空间与客室之间的隔板及车身侧面均安装大型的玻璃窗[1][2][3]。偶数编号的车辆尾端设有列车厕所和盥洗台,其中马桶可供轮椅使用者利用,并配备婴儿的专用座椅和可收纳的婴儿床;而厕所门则使用触控式自动门[1][2][3]。化妆室内使用嵌入式灯,并配备热水器;车顶则安装1具容量为250公升的旅客服务用水箱[1][2][3]。
客室以舒适且高雅的装潢营造出具有京都特色的居住氛围[1][3]。整体配色以灰色为主,天花板采用建筑用的铝型材料,并在壁面贴上Belbien贴膜;天花板与行李架上则安装嵌入式的间接照明[1][3]。侧面的固定窗采用隔热的双层玻璃,并在客室内安装横拉式窗帘[1]。每排座位的配置皆为2+2,奇数编号车辆的座位总数为51席,偶数编号为49席,每列编组共可容纳100名乘客[1][2][3]。座位采用可转向的躺椅,并在扶手内收纳折叠桌;椅背后面也有设置折叠桌与小型收纳空间[1][2][3]。座椅之间的间距为1050mm,以提供乘客宽敞的乘坐空间[1][2][3]。偶数车辆的车尾处特别设置供轮椅使用者利用的2席单人座位,而各车辆的客室内侧的隔间门上方皆有安装列车资讯显示幕[1][2][3]。由于客室内全面禁止吸烟,因此各车辆的旅客用车门处皆有设置带有木纹的烟灰缸且和间接照明的台面,并在检修门上方安装排气扇[1][2][3]。
Remove ads
改造工程
KTR8000型在2015年由日本的工业设计师水户冈锐治以“海之京都”为理念进行车身与内装的改造,并在改造完后赋予其“丹后之海”的昵称[11][15][16][17]。客室的内装设计以木材为主,营造出和风的氛围[11][15]。天花板与壁面采用白桦面板,车厢地板使用橡木板,座椅则使用枫木制成[15][18]。车身使用蓝色的金属漆涂装,并在各处配置丹后之海的专属标志[15][18][19]。
首列进行改造的编组为KTR8011-KTR8012,并于2015年11月13日投入使用;其改造费用约为8千万日圆[15][17][18][20]。同年的11月21日,该编组也开始运行“桥立号”与“舞鹤号”等驶入JR西日本铁道路线的特急列车班次[21]。随后KTR8001-KTR8002编组也完成改造工程,并于同年的12月26日开始运行[21]。而该编组相较于首列丹后之海编组在自由座的座位贴上金箔装饰品[21]。最后进行改造工程的KTR8015-KTR8016编组则在2017年5月6日以旧涂装进行最后一次运行[22]。
Remove ads
运用
KTR8000型在1996年投入使用时作为JR西日本福知山线的特急“丹后探索号”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滨站间运行[2][23]。同时在宫津线天桥立站至久美滨站间运行的急行列车“丹后彩虹号”也开始营运,并使用KTR8000型未配备与JR西日本铁路车辆连结设备的8010番台[2][10]。1999年10月2日,JR西日本随著舞鹤线电气化而修改列车时刻表,并将“丹后探索号”与“丹后发现号”的运行系统和使用车辆进行互换[10][23]。北近畿丹后铁道KTR001型柴联车改为经由福知山线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滨站间运行的“丹后发现号”使用的车辆,“丹后探索号”则成为自京都站发车并行经山阴本线的列车[23][24]。同时本型车的车头前端因具备贯通构造而开始被运用在东舞鹤站发车系统的多层建列车[23]。
2011年3月11日,“丹后探索号”的车辆昵称随著时刻表改正而被废除,KTR8000型则改为运行特急“舞鹤号”与“桥立号”的班次;同时本型车也随著本次改正开始运行在北近畿丹后铁道的路线上行驶的联络特急“丹后接力号”[13][1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