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里堡 (朝阳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十里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部,因原村距朝阳门十里,故名。“堡”训读为“铺”(pù),是古代驿站的通称,现多作地名。[1]

京通古道

古时粮食等货品经京杭运河运至通县,装车经朝阳门运入北京城内库房,元大都时期出现京通土路,为两地交通干线。为方便交通,雍正帝1729年下令修筑朝阳门外的石板路,名为京通石道,是今朝阳路前身。路旁逐渐形成了十里堡、八里庄(朝阳区)等用离朝阳门远近命名的聚落[2]

当时十里堡周边多寺庙,地名如红庙 [注 1]、慈云寺[注 2]、延静寺[注 3]、石佛营[注 4]、甘露园[注 5]等均源于此[3]

北京纺织城

一五计划期间,十里堡、八里庄一带兴建了包括京棉一厂、京棉二厂、京棉三厂和印染厂的大型纺织工业区,形成“北京纺织城”。京棉二厂生产的“铜亭”牌纱、“花蕾”牌细纺等产品曾获国家级奖项,北京印染厂的“大竹叶”窗帘布风靡一时。兴盛一时,大量创汇。1955年周恩来、1957年毛泽东曾分别视察京棉一厂。为方便工厂职工在京城和东郊间的通勤,也开设了112路无轨电车。[2]

90年代后,随着产业转型,京棉集团远迁顺义县,原址改建为华堂商场、远洋国际等商业综合体。

首都供电

北京第一热电厂(现中电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于1958年投产,长期承担北京城区供电、供热任务。对象包括大使馆、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单位和东郊居民。2000年后,企业投入环保改造,成为国内热电行业环保标杆。

河流二道沟流经十里堡,全长9.07公里,上游是亮马河,下游最终汇入通惠河,曾作为热电厂循环冷却用水的河道,脏乱差污。2019年,北京开展退水渠整治工作,二道沟环境明显改善,因桃花开放,常在三月成为网红打卡地。[4]

参考文献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