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沙美人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华沙美人鱼(波兰语:Syrenka Warszawska)是华沙的象征,出现在该市的市徽以及许多雕像和其他图像上。[1]

词源
波兰语美人鱼(syrenka)与塞壬(Siren)同源,但更确切地说,她是一个名叫梅露西娜(Melusina)的淡水美人鱼。美人鱼是一种神话中的海洋生物,下半身像鱼,上半身像女人。美人鱼通常被描绘成长发飘飘,以唱出萦绕心头的旋律而闻名,这些旋律会将过往船只引向礁石。[2]梅露西娜是一种神话中的淡水精灵,长着翅膀和鱼尾,居住在河流或井中。[3]
起源

1390年,华沙市徽上出现了一种生物。它描绘的是一种有着鸟腿和覆盖龙鳞躯干的动物。[4]1459年的市徽则展现了女性的特征:鸟的躯干、人的手、鱼尾以及鸟的腿和爪子。美人鱼的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1622年。[5]这枚市徽的灵感可能源自公元2世纪的著作《博物学者》。[6]
1938年,由什琴斯尼·夸塔设计的华沙新市徽获得批准,该国徽描绘了一条美人鱼。[7]1967年,新市徽被出现了两个版本:代表性市徽和实用性市徽。[7]1990年,1938年的市徽得以恢复。[7]此外,2002年3月15日《华沙首都法》第1条第3款规定,符合《华沙首都规约》规定的设计的美人鱼形象为华沙首都市徽。[8]
美人鱼图案的流行使得华沙有时被称为“美人鱼之城”,而其居民则被昵称为“美人鱼”。
Remove ads
华沙美人鱼的传说
关于美人鱼,流传着许多传说。华沙的文学作品和导游都说,美人鱼在老城附近的河岸停留后,决定留下来。渔民们注意到有什么东西在掀起波浪,缠住渔网,把鱼放生了。他们计划捕捉这只动物,却听到了她的歌声,并坠入了爱河。一位富商困住了美人鱼,囚禁了她。渔民们听到她的哭声,救了她。从那以后,这位手持宝剑和盾牌的美人鱼,时刻准备着保护这座城市及其居民。[9]
有时,这个传说被延伸为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是华沙美人鱼的姐妹,她们从波罗的海分道扬镳。[10]
在另一个版本的传说里,她帮助了一位在狩猎中迷失的王子,这位王子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华沙这座城市。[11]
华沙美人鱼纪念碑和雕刻

它曾经(1855-1928年)和现在(自2000年起)矗立在市场上。有时,它被移至华沙的不同地点。2008年,这座由青铜锌制成的原作雕塑被从市场移走进行修复。由于机械损坏和多次破坏行为,雕塑状况非常糟糕。修复后的原作被转移到华沙博物馆,并被复制品取代。

这座青铜色的雕像于1939年4月在维斯瓦河附近的波维希莱竖立。雕塑由路德维佳·尼茨霍娃创作,以诗人克里斯蒂娜·克拉赫尔斯佳为原型,她后来在1944年华沙起义中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牺牲。。它最初计划是一座20米高的玻璃雕塑,安放在维斯瓦河水道中央的柱子上。但由于资金原因,这个想法被放弃了,转而选择了一个更简约的解决方案——一座被鱼和海鸥环绕的雕塑,将被安置在喷泉中。

1905年,扬·沃伊迪加创作的美人鱼雕塑矗立在卡罗瓦街的斯坦尼斯瓦夫·马凯维奇高架桥上。
亚历山大·祖拉科夫斯基于1947年设计的美人鱼雕塑被镌刻在波兰议会主会议厅雄鹰雕像胸前的盾牌上。
这尊美人鱼雕塑位于因日尼尔斯卡街6号,原为电车车库的入口上方。

这尊浮雕位卡托维卡街和兹维切茨楚夫街拐角处的77号学校大楼内,由沃伊切赫·切尔沃什创作。
这座美人鱼雕像位于华沙布拉格-波鲁德涅区格罗霍夫斯卡街274号的区政府门前,由耶日·霍伊纳茨基创作。它最初矗立在萨斯卡肯帕区萨瓦电影院门前。
在文化科学宫的顶部,每个钟面上都有华沙美人鱼雕像。
在别尔斯科-比亚瓦的中心广场上,有一座华沙美人鱼纪念喷泉,其形状与波维希莱的纪念碑相似。它由理沙德·斯罗琴斯基于1954年创作。
图集
-
波兰议会厅中的美人鱼
-
旧电车车库正面的美人鱼浮雕
-
1609年华沙旧账簿封面上的华沙美人鱼
-
1720年华沙市的市徽
-
1845年华沙市的市徽
-
华沙奥布罗恩科夫街 28/30 号的建筑物上有一块纪念牌匾和一幅巴勃罗·毕加索的《美人鱼》复制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