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卑南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关于卑南王的说法拥有两种,第一种为荷兰人所称“卑马巴的国王”(Pimala Pinarai),第二种为清治时期的比那赖(Pinadray)。

事实速览 卑马巴Pimaba卑南八番卑南八社后山七十二社, 地位 ...
Remove ads

文献

《台湾通史》(1920年):宣称“唐贞观间,马来群岛洪水,不获安处。各驾竹筏避难,漂泊而至台湾……而统一为卑南王”[1]

《台东县志》(1983年):宣称“元朝大德元年,卑南八社头目马加特征服其他各社,被推为酋长(卑南王)” [2]

荷兰时期

卑南族的卡勒卡然部落曾是领导卑南族管理东台湾平原及海岸地区的权力中心,然而在滑地战役中,卡勒卡然部落败给了同样是卑南族的普悠玛部落。 战胜的普悠玛部落从此取代卡勒卡然人在东部地的统治权,后于清领时期协助满清搜捕反清的华人乱党。因平乱有功,大清皇帝御赐普悠玛领导人卑南大王官衔。 滑地战役之后,战败的卡勒卡然人部族中,有部分法流家系族人选择南迁另觅栖身之地,最后于台湾南方琅峤一带征服当地排湾部族后,后建立一新政权,史称琅峤十八社

清治时期

前、后期之说共有以下三种区分法,此处采用第三种

  1. 鸦片战争-列强侵袭中国
  2. 英法联军-洋务运动
  3. 牡丹社事件-积极治台

前期

文结

《台东县志》:“清朝康熙35年(1696年)台湾府令陈林赖科等越山至卑南招抚山胞,册封其酋长文结[3]

《台湾通史》与《卑南大王》[4]:01-10亦有记载“康熙61年,文结因协助清庭平朱一贵之乱有功而封王”。

比那赖

又称卑那来(Pinadray[5]或Pinaday[6]),为东台湾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虽其出身及生平皆有所争议,但因其助清朝官兵阻饶林爽文馀党自浸水营古道逃到台东有功,受乾隆招待至北京,并获得“卑南王”之称号[7],而其所统辖之区域则称为“后山七十二社”[8]

Thumb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
-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Remove ads
生平

比那赖是卑南社人,约生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属于卑南社传统六大氏族之一的拉拉氏族(Raera)。其父加六赛曾为傀儡山总社之第17任总头目,而母亲则是出身于太麻里西路古。比那赖善于经商,成年后,以进入婚(Musabak,即汉人所称入赘)之方式,进入今屏东县平埔族马卡道族(Makatao)的大木连部落(Tavolia)(即今水底寮),沿著浸水营古道至西岸的水底寮开设交易所,一方面贩售东部特产,另一方面则买进卑南人生活必需品,因而经商致富[5][6][7]

农业方面,比那赖将汉人耕作技术、器具、稻种及家畜禽引进东台湾,因而增加卑南族农产量[7]。为追念此事,陆森宝于1964年将西洋民谣改编谱上词,作成“卑南王”,歌词即提及先祖比那赖教族人耕田、插秧,并开辟道路、树立传统[6]

补充

根据余饶理(George Ede)于1890~1891年的《长老会信使》中记载,曾有一位东福尔摩沙国王(可能为比那赖),其王宫位于卑南。后来知本人将卑南征服,最后都被卑南人同化,最终阿美族人来了,他们立即就成为知本人的属民[9]:342

轶闻
受封为王

根据民间传说,由于比那赖率领东部七十二社协助清朝政府歼灭林爽文馀党,故受乾隆封为“卑南王”。然而,据史料纪载,当时的乾隆封赏之官位最高只达到“六品顶带” ,与民间口传所言之“受封为王”出入甚大。此外,原住民社会中本无“王”的概念,但却为原住民误传为受封得“王位”。

卑南王之名

卑南族盛传,卑南社的头目比那赖因有功而进京受封为王,因而统领东部七十二社,但根据清宫资料,1788年9月受台湾当局遴选前往北京祝寿之30名原住民大小头目包含四大总社之乌鳌总社阿里山总社大武垅总社傀儡山总社等,与东台湾有直接关系者仅傀儡山总社,而其总头目名单为比那赖之父加六赛,而非比那赖本人[10]

后期

陈安生

汉人陈安生入赘卑南,成为比那赖(Pinadai)后裔西露姑(Siruku)的丈夫,因婚姻关系及其能力,后成为卑南社之头目。1874年5月,渡台办防钦差大臣沈葆桢派遣袁闻柝搭轮船前往前来招抚,陈安生等随袁同知到郡,表示社众皆愿归化[11]

也因为汉人和清朝官方势力进入台东平原、以及如鸦片、瘟疫等社会问题影响,卑南王的统治力量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衰落,联盟内的各部落逐渐摆脱了卑南王的控制,造成如1885年的知本利嘉之战等内部冲突,盟主制度趋于瓦解。而在知本利嘉之战结束十几年后,卑南王终于走入历史[12][13][14]

姑仔佬

姑仔佬(Kuiaiaw),亦可称做姑拉老(Kelalrau/Kuralau),为末代卑南王(终结于1897年),曾参与雷公火之役[15]:72[16]:97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