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亚海外侨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亚海外侨民(英语:South Asian diaspora,亦称为德西海外侨民(Desi diaspora),[1]是指祖先源于南亚地区但现居该区以外的群体,这个群体包含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地夫等国的多元语言、文化、族裔和宗教群体。。[2]整个群体的人数超过4,400万人,是全球规模最大、地理分布最广的海外移民群体之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中东的各个地区都有人口众多的社区。[3]

南亚本族语的称法
历史
本节摘录自布哈拉奴隶贸易。
在德里苏丹国时期(1206–1526年),大量受到统治的印度教信徒沦为奴隶,并出口至中亚奴隶市场,导致印度奴隶的价格低廉且供应充足,进而促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扩张。[8]
德里苏丹国除将战俘作为奴隶外,也透过其税收制度获得大量的印度教徒奴隶。下属的伊克塔(暂时性的税收或收入分配权)拥有者甚至动员军队,大规模绑架印度教徒作为征收税赋的手段。[8]对于那些对苏丹忠诚度较低的社群,税赋往往以奴隶的形式来征收。此外,无法缴纳税款的非穆斯林,可被视为反抗苏丹权威,进而在战事中绑架,转而为奴。苏丹阿拉乌丁·卡尔吉在位期间(1296–1316年)甚至将拖欠税款的非穆斯林转为奴隶的做法视为合法。[8]
Remove ads
本节摘录自罗姆人。
罗姆人,亦称罗姆(Roma)(单数:Rom)或罗姆尼人(Romani),是一个传统上过著游居/迁徙生活的印欧语系族群(印度-雅利安人)。[9][10][11]语言学和基因证据显示罗姆人源自南亚,很可能来自现今旁遮普地区、拉贾斯坦地区和信德地区。[12][13][14]

在欧洲列强殖民南亚次大陆时期,有超过100万当地人被带往世界其他地区担任契约劳工。[16]南亚人也被带到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17]
海外移民的成员在反对英属印度统治的加达尔运动(也称加达尔党,是国际性政治运动,目的为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8]
英国于20世纪中叶结束南亚的殖民统治之后,南亚人向外的移民数量创下纪录。许多人移居到英国,并在该国的战后经济复苏中发挥过作用。[20][21]有些南亚人则前往中东寻求工作机会,但这些人之中有一些受到种族歧视和剥削。[22][23]在美国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通过,同意接受非白人移民之后,印度裔美国人成为美国最富有的族裔群体,且在该国电脑相关劳动力市场中占有10%以上的份额。[24]
由于南亚人早在欧洲殖民时期就已移居到世界各地,这个移民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产生数个次生海外移民 - 其中一些成员的家庭历经数代,辗转多个国家才到达最终目的地(例如一个人的祖先可能从印度来到非洲,而几代之后又从非洲移居到纽西兰)。[25]
文化
南亚海外移民中的一些人会观看南亚电影(主要是宝莱坞电影),而一些南亚电影也会以海外移民的角色为主题。使用印地语的宝莱坞产业在团结海外移民方面发挥有重要作用,让印地语成为探索其南亚文化遗产的共同语言。[26]此类海外移民精通英语的特点也促使南亚媒体使用印地英语(Hinglish,印地语和英语的混合语)来迎合他们。[27]

南亚人将他们的一些南亚传统游戏,例如卡巴迪和Kho Kho,在英国殖民时期传入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地。[28][29][30]在后殖民时代,卡巴迪和Kho Kho被海外移民带到部分西方国家。[31][32][33]在某些情况下,卡巴迪被用于艰困/恶劣环境中展现出阳刚之气的用途。[34]
板球是一项在南亚广受欢迎的运动,在北美和中东地区也受到海外移民的赞助。[35]美国职业板球大联盟主要就是针对此海外移民群体中的观众。[36][37][38]自2015年欧洲移民危机发生以来,这项运动在欧洲的普遍性也有所进展。[39]
总体而言,南亚海外侨民与运动间的关系复杂,因为运动既可以让文化得以延续,同时也可用来打破当地人对此群体在社会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刻板印象。[40]
本节摘录自德西酒吧。
德西酒吧指的是由印度裔老板拥有或管理的英式酒吧。它们通常提供旁遮普食物,同时保留传统英式酒吧的元素,例如爱尔啤酒和酒吧游戏。"德西(Desi)"这个字眼源自印度斯坦语,往前是衍生自梵语中"土地"或"国家"的意思。德西酒吧在1960年代出现,当时正值印度次大陆人口大量移居英国之后。它们被誉为亚洲和英国社区文化融合的成功范例。[41]
移民社区间关系
此类海外侨民代表来自印度次大陆不同地区的各种语言、文化、族裔和宗教群体。这些移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有时会存在紧张关系。.[42]例如,1947年的印巴分治造成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时会在海外侨民中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出现,特别是在那些印度裔和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国裔之间的。[43][44]自从1992年巴布里清真寺拆除事件以及2014年主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人民党(BJP)赢得印度大选等事件以来,这种紧张关系在英国的南亚海外移民中受到更频繁的提及。[45][46][47]
基于种姓制度而呈现的歧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在印度裔海外侨民内部发生。在美国有项非科学性调查,显示67%的低种姓达利特人在职场上经历过种姓歧视问题。[48]而在加州,海外侨民内部曾就是否应通过明确禁止种姓歧视的立法发生过激烈的辩论。[49]
南亚海外侨民社区因向南亚国家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和汇款而闻名。[50]印度在某些危机情况下,例如1991年的印度经济危机|,曾发行过海外移民债券,[51]并且越来越重视让其海外侨民参与其中。[52]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海外侨民毕业生在建立该国印度理工学院系统的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53]
南亚国家与其海外侨民之间在对分离主义运动的支持问题上曾发生过紧张关系,例如印度与其旁遮普地区海外侨民之间就存在对卡利斯坦运动的反对与支持间的争议。[50]这些紧张关系有时甚至会升级,损害南亚国家与海外移民所在的地主国之间的,例如发生在2023年的加拿大-印度外交争端。[54]
信仰印度教的南亚海外侨民在其居住的地主国受到一些审视,原因在于他们在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部分海外侨民成员对此审视不以为然,但也反对印度教民族主义。[55][56][57][58]
一些在加拿大的旁遮普地区移民于近几十年来则加入帮派(参见印度裔加拿大组织犯罪),发生争夺地盘而相互杀戮的情事。[59]
流行文化

在美国的南亚海外侨民代表性稳步升高。在过去几十年中,电视影集《辛普森家庭》中的柯阿三角色曾是最显著的南亚形象代表,但现在已有更多元化的代表,例如喜剧演员哈桑·明哈杰已成为一出色的范例。[60]
参见
- 南亚裔英国人
- 南亚裔荷兰人
- 南亚裔爱尔兰人
- 南亚裔美国人
- 南亚裔加拿大人
- 大温哥华地区的南亚裔加拿大人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南亚裔加拿大人
- 大多伦多地区的南亚裔加拿大人
- 在香港的南亚侨民
- 印度裔加勒比海外侨民
- 印度裔斐济人海外侨民
- 阿富汗海外侨民 (有时被视为中亚海外侨民)
- 孟加拉海外侨民
- 印度海外侨民
- 马尔地夫海外侨民
- 尼泊尔海外侨民
- 巴基斯坦海外侨民
- 斯里兰卡海外侨民
- 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日
- 大英国协移民人口
- 川普政府时期的印度移民遣返行动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