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晨光集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京晨光集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一家从事军工技术研发制造的企业。前身是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系中国近代四大兵工厂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后历经几次搬迁与更名重组。1996年,作为全国现代企业制度百家试点企业之一,改制为有限公司并更为现名。1999年9月30日将民品分部分立成立南京晨光航天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航天晨光股份)[1]
截至2024年年底,南京晨光集团资产总计300多亿元,拥有厂区总占地面积2500亩,科研生产场所主要分布在南京市秦淮区和南京市江宁区两个区域,与航天晨光股份部分同园区经营。[1]
Remove ads
历史

- 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金陵机器局改名为金陵制造局。
- 民国2年,金陵制造局开始制造机关枪及各式枪弹。
- 民国10年,金陵制造局开始生产马克沁机枪、勃朗宁手枪。
- 民国1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金陵制造局改制为金陵兵工厂。
- 民国24年,金陵兵工厂成功改良马克沁机枪,称为二四式重机枪,也成功改良毛瑟标准步枪1924年式,称为中正式步枪。
- 民国27年,因应对日抗战局势,金陵兵工厂迁厂至重庆江北区,接收汉阳兵工厂部分设备并改名为“兵工署二一兵工厂”。
- 民国34年10月24日,部分人员随政府组织返回南京并接收日本遗留下的支那派遣军南京野战造兵厂设备,支那派遣军南京野战造兵厂改称为兵工署二一兵工厂南京分厂。
- 民国35年9月1日,兵工署二一兵工厂南京分厂改制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六十兵工厂。产品包括有改膛为7.92毫米的日本步枪与机枪、三六式冲锋枪、木柄手榴弹、82迫炮炮弹、75野炮炮弹等,有员工3000多人,设备2000多台。
- 民国37年(1948年)11月,因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国民政府兵工署下令六十兵工厂将不少设备人员迁至台湾。留在南京的部分在次年4月南京解放后由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接管。
- 1949年10月,二野奉命南下,工厂改属第三野战军管辖,命名为三野后勤部军械部军械总厂。[2][3]
- 1950年8月,工厂改属华东军区。1952年11月军械总厂改属地方,由原二机部领导。
- 1952年底,原位于山西长治的二三七三厂搬迁南京,与军械总厂合并,改称国营三○七厂。
- 1957年4月,采用国营晨光机器厂作为第二厂名,对外公开使用。
- 至1965年,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一,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并因为三线建设的安排,将常规武器研制生产线和人员西迁四川。
- 1980年3月改称南京晨光机器厂,产品商标名为“三力”。
- 1981年研制成功波纹管补偿器,双层卷焊管。后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金属软管补偿器生产基地。[3]
- 1991年通过国家一级企业评审,为江苏省航天系统和机械行业第一家 。[4]
- 1996年,作为全国现代企业制度百家试点企业之一,南京晨光机器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999年9月30日,将民品分部(民用特种装备,环卫装备,管道器件,化工机械,艺术造像等业务)分立成立南京晨光航天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航天晨光股份)此后晨光集团专门从事军工产品的开发制造。
Remove ads
图集
-
南京晨光厂大门
-
厂部大楼
-
1990年新设的西大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