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禾蜡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禾蜡伞(学名:Hygrocybe austropratensis),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蜡伞属。这种真菌体形细小,颜色为淡橙色或橙褐色,并且仅仅分布于澳洲悉尼北岸的巷湾国家公园、蓝山的海泽布鲁克和维多利亚州。
Remove ads
分类
南禾蜡伞的第一个标本是由澳大利亚真菌学家布鲁斯·亚历山大·赫斯于1996年5月23日在墨尔本渥伦泰德国家公园收集的。之后,澳大利亚真菌学家安东尼·M·杨于1999年透过鉴定由雷·科尔尼和艾尔玛·科尔尼于1996年6月7日收集得来的正模标本,给予这种真菌现今的学名。[1]其学名中的“austropratensis”源自拉丁文“austro-”和“pratensis”,两者的意思分别是“南方”和“草甸”,合起来就是“南禾”。[2]
在1999年前,这种真菌都被误以为是属于草地蜡伞(Hygrocybe pratensis)。但安东尼·M·杨因两者的孢子大小差异和南禾蜡伞年轻时表面特有的白毛而将之独立成为一个物种。[3]
描述
南禾蜡伞的菌盖直径约为1.4–3厘米(0.5–1.2英寸),呈淡橙色或橙棕色。其菌盖呈凸面状,但是随著年龄增加会迅速变成不规则的扁平状。[4]这种真菌的所有部分都覆盖著白色的细毛,但随著年龄增加会迅速消失。其厚厚的菌褶是下延的,呈浅黄色,且它们之间的间距很大。[5]其菌柄高2–4.5厘米(0.8–1.6英寸),厚0.4–0.7厘米,呈浅黄色,而其底部则呈球根状。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椭圆形担孢子的大小则为7.5 x 6.3微米。[3]
分布及生境
南禾蜡伞主要于秋季到冬季期间出现,且仅仅澳洲悉尼北岸的巷湾国家公园、蓝山的海泽布鲁克和维多利亚州曾有这种真菌出现的纪录。这种真菌通常在干燥的森林地区中,纽西兰茶树下的枯枝落叶和苔藓上出现。温暖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均适合这种真菌生长。[3]
这种真菌现被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列为“濒危物种”[6][7],即“除非威胁其生存或进化发展的情况和因素消失,否则可能会灭绝”的物种。[8]合适这种真菌的栖息地非常有限[9],且其大部份栖息地均被污染了,因此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野外绝灭。[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