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关里东考古遗址

臺灣臺南市善化區南關里的一個考古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关里东遗址,是台湾台南市善化区南关里的一个考古遗址,于2002年9月18日因台南科学工业园区道爷遗址未划入保存区部份抢救考古计划的监测而被发现,位于东经120º16'35"、北纬23º6'58",也就是现今为奇美LCM厂。在2009年10月19日,因府文资字第0980252232A号.B号定为直辖市定考古遗址。[1]

年代

南关里东遗址属于大坌坑文化的菓叶类型,距今约4800~4200年前。[1]

出土遗物

南关里东遗址出土遗物有石器(多由澎湖橄榄石玄武岩制成)、玉石制的箭镞与玉锛、陶器(主要为暗褐色夹砂陶、红褐色泥质陶与淡褐色泥质陶)、贝器(多数由云母蛤制成之贝刀),骨角器(来源有陆生哺乳类与海相的鱼牙及鱼骨)、动物骨骼。除此之外,该遗址也出土大量种子遗留,以小米为主,亦见稻米苦楝,其中稻米类型未见于台湾北部遗址。[2][3]

墓葬

南关里东遗址出土83具墓葬,葬姿以头向朝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极少数墓葬甚至保有木质棺板[4],可见的陪葬品有陶罐、贝环、穿孔猪牙或穿孔鲨鱼牙。因2处墓葬可见人骨上夹杂箭镞残件,可知当时至少已有个人间冲突行为存在。另外,以F5B20为例,可知拔牙的行为也已见于该文化。[5]目前南部科学园区中的南科考古馆已展出一位南关里东遗址出土男性的面部复原,该男性死亡时年龄约40-45岁,已为该年代的年长者。[2]

人骨基础资料

11具为小于五岁之婴幼儿、5具约为5-10岁、5具约为10-15岁、3具约为15-20岁、8具为20-35岁、10具大于35岁、3具年龄难以判定(其中一具非常残破)、21具为大于二十岁之成年、而另有19具未经判别。其中,22具为男性或疑为男性,而8具为女性或疑为女性,其馀因骨骼保存状况或因年龄太小而无法判断。[6]

出土人骨头骨的完整性将近为总个体数的四分之三(近乎完整或大多完整者仅占48/66或72.73%),但有5个个体未见头骨;头骨以外部位的完整性整体上稍差,但近乎完整或大多完整者的比例仅占全部之五分之二(26/66或39.39%)。出土人骨头骨的保存状况良好(非常好或好的个体占了41/65或63.08%),头骨以外部位的保存状况也不错 (非常好或好的个体有33/65或50.77%)。[6]

就牙宽测量而言,计有1至20个个体进行恒齿之测量,且所有的测量皆于不同时间进行两次,以确保没有统计上的误差。因拔牙习俗似在南科各个遗址盛行,上颚侧门齿与犬齿可供测量或其他形态学观察的齿数,大为降低,而其馀因素如牙齿耗损的情形,也影响相关研究之进行,第三臼齿之有无则受限于个体年龄与生长情形。其他病理现象方面,有一个体的第五与第六胸椎似有愈合的情形。[6]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