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鸟岛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鸟岛事件(日语:南鳥島事件)[1][2]是指1902年日本与美国之间,因太平洋孤岛南鸟岛(美方称马库斯岛,Marcus Island)主权及磷矿开采权引发的外交争议。起因为约在6年(1896年)前因“先占”而归属日本领土。但在先占公告数年后,即明治35年(1902年)7月,一名美国人声称拥有该岛权利,并在美国政府同意下登岛,几乎引发日美之间的国际争端。此事当时被称为“南鸟岛事件”,一度震动日本政界与舆论。最终因美方态度消极且未正式向日本提出抗议,事件未演变成冲突而落幕,但此事促使日本的先占主张事实上获得他国默认承认,南鸟岛遂由日本实际控制至今。[3]
地理与发现记录
南鸟岛,地理上位于大洋洲,邻近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距离日本本州约1950公里。该岛座标位于落在北纬24°17′、东经153°58′,行政上隶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村,是日本国土向东延伸的最极点。[4][5]
岛屿面积仅约1.5平方公里,形如一枚漂浮在碧海上的三角形珊瑚礁,海面之上仅抬升八米,却在无边的洋面中显得格外孤立。它的诞可追溯至约二十万年前,源于海底火山的剧烈活动,熔岩与海水交织,最终凝结成今日的陆地。[4][5]
在十九世纪初,欧美的捕鲸船偶尔在航海记录中提及这片孤岛,但其位置与名称始终模糊不清。直到1864年,美国船“晨星号”首次对它作出详细描述,并命名为“马库斯岛”。十年后,1874年,美国测量船“塔斯卡洛拉号”(Tuscarora)为它确定了精确的经纬度,让这座孤岛在地图上有了清晰的位置与身份。[4][5]
事件背景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南鸟岛成为日本与美国早期接触与角力的舞台。1879年,静冈县斋藤清左卫门声称曾登上该岛,但缺乏确切佐证;直到1883年,高知县的信崎常太郎确实踏足岛上,成为首位有记录的日本登岛者,日本遂据此口头宣示主权。另一方面,1889年6月,美国帆船船长安德鲁·安布罗斯·罗斯希尔[暂译](Andrew Ambrose Rosehill)氏在南洋巡航期间发现了此岛。由于该岛为无人岛,他在岛上唯一的一棵椰子树上悬挂美国国旗,同时将记载占领文的纸片封入瓶中埋于地下,之后航行至檀香山,透过当地的美国公使向国务省提交了发现报告书,并同时申请该岛鸟粪采集的权利。[6][7][8]
1896年11月,日本冒险家水谷新六[9]在寻觅传说中的“格兰帕斯岛”,在探索小笠原南方海域时,因暴风雨漂流至南鸟岛,水谷见岛上栖息著信天翁等大量海鸟,并发现岛上鸟粪石资源丰富,便萌生捕获之意,并计划出口至南方诸岛。同年12月,他自小笠原群岛带来二十三名村民定居,开始采集信天翁羽毛,并开始建设,他将岛南侧的居住地命名为“水谷村”,并为岛内各地命名,如北之鼻、西之鼻、巽岬等。原本的无人岛,于是具备了初步的人类居住形态。
另一方面,水谷为将该岛正式编入日本领土,向内务省呈交了如下申请书(原文照录)[10]:
臣水谷信六,素怀探访海图所载“格兰帕斯岛”之志。此次因赴南洋诸岛马里亚纳群岛从事贸易,于去年十一月三日乘“天佑丸”自横滨港启航,抵达小笠原父岛二见港补给薪水,于十二日晨再度启航,航行途中遂从事探岛之任。
于十二月三日,在距小笠原母岛东南(即中硫黄岛之东)约六百五十海里处,发现一座无人岛。该岛周长约八海里半,位于北纬二十四度二十五分、东经一百五十二度三十五分,海拔约十五尺,全岛地势平坦,地质为仙人掌岩与砂土。岛上三分之一覆盖有似栋木之树木及椰子树等。
臣遂于树木上刻记“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三日 日本人水谷”字样。此岛不属任何他国,实为小笠原群岛之一,应归属于日本帝国版图。
恳请实地调查,并将该岛编入版图。另附图面一纸,谨此呈报。
明治三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东京都日本桥区南二叶町三十四番地
水谷信六 敬呈
Remove ads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夏,美国商船船长安德鲁·安布罗斯·罗斯希尔[暂译](Andrew Ambrose Rosehill)[9],声称自己早在1889年发现并登陆马卡斯岛(即南鸟岛),插上美国国旗并埋下占领文。多年后,他说服夏威夷实业家成立“马库斯岛鸟粪公司”[暂译](“Marcus Island Guano Co.”),以开采磷酸盐为目的,向美国政府缴纳五万美元保证金,获准在该岛采集鸟粪(Guano)。此前,他曾委托运输船“谢里丹号”调查岛况并取回样品,但该船于前年五月途经时,发现岛上已有日本移民驻守,且有人持枪拒绝美方登陆,只得返航。得知此事后,罗斯希尔决意维护自称的先占权,并获美国政府授予占有权,随即组织远征队,于1902年7月11日自檀香山乘朱莉娅·E·惠伦[暂译]号(Julia E. Whalen)号启程,载运武器与采集工人前往南鸟岛,扬言若遭日本人阻拦,将以国旗为先导,武力强行登陆。[1][8][7][12][13]
由于此事被多家美国报纸报导,驻美全权公使高平于7月13日致电外务大臣小村称:“日本政府若欲主张该岛所有权,本使拟将此意通告美国政府,然于此情况下,本使希望烦请告知其理由,并为与该‘船长’会面作详细说明,务请立即派遣一艘军舰前往该岛……”。已将马库斯岛命名为南鸟岛并编入东京府的日本政府,对此电文感到震惊,回电高平全权公使,说明南鸟岛领有的事实经过,并称:“……阁下应就此事实唤起美国政府注意,且若该岛占领许可已经授与,则为避免两国政府间不必要的纷扰,应深劝美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撤销该许可。”[14]
同时,已有日本人在当地从事事业,担心罗斯希尔一行与当地日本人发生纷争,决定依高平全权公使(高平小五郞)电文中所指示,派遣一艘军舰,于7月23日派出海军最快舰“笠置”自横须贺军港出航。遂由外务省电信课长石井菊次郎氏搭乘军舰“笠置”号火速前往南鸟岛。“笠置”比罗斯希尔的帆船早一步,于7月26日下午6时抵达南鸟岛,石井书记官打算在岛上等候罗斯希尔远征队到来,出示政府训令,迫使其退去,因此原定在岛上停留约十日。然而,该岛四周尽为珊瑚礁环绕,毫无港湾,加之为深海,无处可投锚,“笠置”自将人员送上岛后,只能绕岛巡航,由于岛上情况不适合军舰长期停泊,且因煤炭不足无法长时间绕岛巡航外洋,再者,罗斯希尔远征队究竟何时到来亦不得而知,于是石井书记官与舰长坂本一大佐商议后,遂决定建设简易宿舍在岛上留下陆战队守备,“笠置”先行撤回。遂任命海军中尉秋元秀太郎为驻札队长,派遣十六名水兵登岛,并将石井书记官携带的训令及"致罗斯希尔的书信"托付给秋元秀太郎中尉,“笠置”于3日后的7月29日返航横须贺。[1][8][7][12]
驻守南鸟岛的秋元中尉率领的陆战队,自“笠置”号运下建筑材料与两个月的粮食后,立即搭建临时兵舍,升起海军旗,并在登陆地点立起大书“大日本军舰笠置派遣南鸟岛驻札队”的标柱,开始警备。[15]翌日7月30日早晨,自夏威夷来的帆船朱莉娅·E·惠伦[暂译]号(Julia E. Whalen)抵达南鸟岛,舰长罗斯希尔、美国农务局的塞德威克(T. F. Sedwick)、毕夏普博物馆的布莱恩(W. A. Bryan)三人由西岸、西端偏北的海岸登陆。秋元中尉立刻登船会见罗斯希尔,出示由石井书记官托付的政府公文、舰长给中尉的训令英译本,以及驻东京美国公使巴克交给罗斯希尔的文件,并递交日本政府关于南鸟岛领有经过的说明书简与驻日美国公使为避免纷争、交由外交谈判处理的书简,同时告知本岛占领的经过,并要求其离岛。经交涉结果,允许“一次以五人为限,并附一名负责人,另为两位博士清扫当时无用的一栋房屋并附一名岛民,准许停留一周”。期限届满后,罗斯希尔于8月7日离开南鸟岛。此期间,秋元中尉等人进行了测量并制作了南鸟岛地图。[1][8][7][12]
此外,日本政府交给罗斯希尔的书简,后来刊登于夏威夷报纸《公报》(Gazette),但与日本政府对外公布的版本比较,删减甚多。被删去的部分正是日本领有主张中最重要的内容,即马库斯岛自早期起便为日本水手所熟知,自1879年(明治12年)以后,日本渔民与猎人定期寄港,1896年(明治29年)有20名以上小笠原岛岛民移居,1898年由东京府公告命名为南鸟岛并编入等岛屿事迹。此事对日本政府不利,因为删减开头部分是政府以事实根据不明为由驳回的斋藤清左卫门主张,而后半关于领土编入,海军军务局认为若当时以敕令而非东京府公告,便可防止此事件,甚至批评外务省程序:“……若由外务省发布公告,或可防止纷议于未然……”,因此该部分亦被删除。[1][8][7][12]
罗斯希尔经由中途岛,于9月10日返抵夏威夷。12日夏威夷报纸《广告人》(Advertiser)大篇幅报导南鸟岛事件,刊登布莱恩绘制的地图与访谈,报导中布莱恩表示,他对许多日本人进出马库斯岛、无限制猎杀鸟类、采取羽毛与翅膀并作为产业出口至欧洲与美国一事深感兴趣。之后罗斯希尔更于《夏威夷人公报》(Hawaiian Gazette)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如下言论:[12]
“我于1897年抵达此岛时,未见任何日本人。因此无法确定自1896年起是否有日本人持续居住于此岛。据此,最正确的说法应是我才是此岛的发现者。
因此,日本不具备对该岛的占领权。当时我已察觉岛上鸟粪的价值,遂留下数名部下与一年份的粮食后即返国,并著手成立以鸟粪进口为目的的公司。
终于组成了一家资本额100美元的股份公司。当我于本年8月再度抵达此岛时,却遭日本人拒绝登陆。
总而言之,罗斯希尔主张自己才是最早发现南鸟岛之人,即使其后日本人重新发现并将其纳入领土,日本亦不具备合法权利。
然而,根据国际公法的认定,美国政府并未采纳此申请,另外,美国不干涉的背景之一,是日本人在中途岛、威克岛等太平洋岛屿亦为捕鸟而展开活动并居住,若南鸟岛占有问题扩大,恐波及其他岛屿。且在事件一年前的1901年(明治34年)1月,美国政府曾询问日本是否主张有日本人居住的中途岛主权,日本政府回复无意主张,因此美国政府避免介入南鸟岛问题。此南鸟岛事件,最终美国未再通报而告落幕,南鸟岛的日本领有权最终未演变为国际争端。[1][8][7][12]
Remove ads
美国沉默与南鸟岛归属
南鸟岛的先占经过与罗斯希尔来航,前文已有交代。虽然罗斯希尔极力主张领有,美国最终并未反驳日本的立场。除了当时日美关系一向友好—自明治维新以来,美国在甲午战争中保持善意中立,并在讲和时居中斡旋;对“门户开放政策”亦获日本支持—背后还有更具体的原因。[16]
其一,日本的先占在当时国际法下几乎无懈可击。高桥作卫博士指出,领土取得须具备占领意图、公告并领、实际移住与持续管理,单凭发现不足成立。罗斯希尔虽称曾登录美国文书,但缺乏持续占领,美国无法据此抗辩。学生雉本朗造更论证,日本占领时岛为无主地,行为公开且具实效,国际法上成立有效先占。美国既无法理依据,也有约翰斯顿环礁先例作反证,自难反驳。[17][16]
其二,美国舆论并不支持罗斯希尔。多家报纸认为,不应为一座小岛损害日美友谊,《纽约太阳报》甚至直言,日本早已将南鸟岛编入版图,地理上亦可能先于美国发现,贪图利益而侵夺并不光彩。英国媒体亦有类似观点。[16]
其三,美国顾虑日本在中途岛与威克岛问题上的态度。两岛虽属美国领土,但当时几乎无人居住,反有日本人漂流迹象。美方曾两度向驻美公使探询日本是否有领有意图,得到否定答复。由于这两岛对美国战略价值远高于南鸟岛,美国或担心在南鸟岛问题上强硬,会促使日本改变对两岛的立场。[16]
这三项因素,尤其是国际法上的优势,使美国选择沉默,南鸟岛遂确保为日本领土。其后岛屿数度易主,昭和年间仅馀数名渔民居住。战时曾作为南方航空基地,战败后于昭和二十年(1926年)九月二日被美国接收占领。如今,岛上只剩气象厅的观测所,静立于太平洋之东端。[16]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 无主地先占原则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