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博士 (官职)
中国历史官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博士,是中国史上的官名,起源于战国时期。担任“博士”这一官职的人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等职务。
秦代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据《史记》记载,秦朝有博士70人。博士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
汉代
汉初沿用这样的官职体例。当时博士的待遇是年薪六百石粮食。
汉武帝设了五经博士,将文景时的三博士加上《易经》、《礼经》二博士。从此“博士”就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五经博士”的职责主要是传授这五部经典。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记载:
“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
这可以作为当时社会把深谙儒家之道的博学的人称作博士。[1]
后代
明清时仍有此官职,只是稍有不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明代有国子监博士厅《五经》博士,钦天监灵台博士等官。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