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博茨瓦纳肉类委员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博茨瓦纳肉类委员会(英语:Botswana Meat Commission,BMC),或译波札那肉类公司,是波札那的一家以食品加工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总部位于波札那南部的洛巴策,首次成立于1931年,1965年成立,独立后收归波札那政府所有,成为该国乃至非洲最大的肉类屠宰和加工业者之一。
历史沿革
博茨瓦纳肉类委员会的前身是南非帝国冷藏和供应公司于1931年在洛巴策建立的一座屠宰场,但因为南非官方实行保护主义,加之缺乏殖民政府的补助,以及在与牲畜走私业者的竞争中败于下风,屠宰场经营状况不佳,最终于1937年停止营业,运营六年间的总屠宰量仅为2.1万头。进入1950年年代,南非当局放宽限制,允许从贝专纳兰进口牛肉,殖民政府随即重建了屠宰场,并监督境内的养牛业者将牛只送进工厂,以保障收益[1]。1965年,博茨瓦纳肉类委员会成立,并在国家独立当年赎买了殖民当局所拥有的屠宰场,随即将其国有化,垄断肉类加工,生产规模亦不断扩大,同时提高生产品质,以符合欧洲市场的标准[2][3]:660-661,1975年,《洛美公约》通过后,洛巴策工厂屠宰加工的牛肉得以无关税进入欧共体,令波札那外汇收入大增[4],1978年,该委员会增建了一座日产量2万罐的肉类罐头厂,亦与英国合资修建了一座鞣皮厂,以加工牛皮[5],1983年以后,该委员会还在马翁、弗朗西斯敦建立了屠宰场,降低了北部、东北部牛肉的生产成本[3]:662,但马翁的工场旋即关闭[1]。委员会还在开曼群岛拥有一家保险公司,该公司每年透过自保为委员会节省15万英镑[3]:662。由于管理不善、人才流失,该委员会曾积欠中央政府逾7,200万美元,为缓解其亏损状况,波札那政府已经决定将其私有化[6]。
Remove ads
生产
在独立初期,旗下的洛巴策工厂的屠宰量约为13万头,随着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其年屠宰量已经提高至每年40至50万头,工厂的屠宰、分解、成品制作、包装及仓储流程均已经实现自动化[7],是非洲最大的肉类生产企业[8][9]。现阶段,博茨瓦纳肉类委员会除了生产牛肉罐头、袋装牛肉块、腌制肉类、香肠食品外,该公司也兼营皮革、饮料、砖瓦、家具、陶器制造等产业[5][10],运营期间也曾因为口蹄疫、设施年久失修、卫生环境较差数度被迫停止营业[11]。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