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以色列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印度早于1950年已承认以色列,但两国一直到1992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设大使馆。
印度和以色列两国在经贸、文化及军事方面合作关系广泛[1]:印度是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二大经济合作伙伴[2],于2010年,两国之间不包含军备的双边贸易总额为47亿美元[3];印度是以色列军备的最大买家,以色列亦是印度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军事伙伴。截至2009年,两国的军备贸易总额约为90亿美元[4],两国之间亦有联合军事训练[5]和发展太空科技[6];在2012年8月,印度与以色列签署价值5000万美元的学术研究协议[7]。据国际市场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多国研究,印度被认为是继美国后最亲以色列的国家[8]。
文化关系
于2011年4月至5月,一些著名的印度艺术家到以色列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周的文化节,纪念印度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印度驻以色列大使指出文化节的目标是展示印度多层次的面貌,并把这些面貌带进以色列社会,令印度和以色列两国更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从而对双边关系带来积极的影响[9]。
每年,超过40,000名以色列人到印度旅游,他们大多是刚服完兵役的年轻人[9]。这些以色列人大多会到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马纳利、达兰萨拉周边的村庄等地区[10]。在热门旅游区库尔卢,商店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常看见希伯来语的指示语句[10]。在2007年,一共有20,000名印度游客到访以色列[11];到2010年,印度取代韩国,成为最多到访以色列游客的亚洲国家,数目为41,000人次[12]。印度游客在以色列的平均旅游支出为1364美元,以色列游客在印度的平均旅游支出则为1,091美元[13][14]。
经贸关系
2001年,两国之间不包括国防贸易的双边贸易总额为2亿美元;于2009年,双边贸易总额增长至41亿美元。两国之间贸易包括制造业、发射卫星、农业和钻石行业。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