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雅利安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雅利安人(英语:Indo-Aryan peoples)是对主要分布于南亚、(传统上)使用印度-雅利安语支的族群的统称。从历史上看,雅利安人是从事畜牧为生的民族[5][6][7][8][9]他们从中亚迁徙到南亚,并将原始印度-雅利安语引入此地。早期的印度-雅利安人与居住在印度河以西的伊朗人族群关系密切,他们在文化、语言和历史渊源上都有明显的联系 。使用印度-雅利安语的族群如今主要分布在印度河以南,横跨现代的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河以东)、斯里兰卡、马尔地夫以及印度的北半部地区。[10]
Remove ads
历史

印度-雅利安语传入印度次大陆,是印度-雅利安人从中亚迁徙到印度次大陆北部(即现代的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结果 。另一支印度-雅利安人向西迁徙,在叙利亚北部建立米坦尼王国(约公元前1500–1300年) 。[11]另一支则是吠陀人(参见吠陀时期) 。[12]根据美国语文学家白桂思的说法,古代居住于内亚的乌孙人,"在外貌上具有显著的欧洲人种特征",可能其祖先是印度-雅利安人。[13]
印度-雅利安人的祖先 - 原始印度-伊朗人,被认为与辛塔什塔文化(公元前2100–1800年) [14][15]和安德罗诺沃文化有关联。安德罗诺沃文化约在公元前1800–1400年间繁盛于咸海周围的草原地带,即现今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原始印度-雅利安人约在公元前1800–1600年从伊朗人群中分离出来,[16]向南移动,穿过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明区(简称BMAC),即安德罗诺沃文化以南地区。他们从BMAC借鉴一些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习俗,随后进一步向南迁徙,进入黎凡特(大致于地中海东岸)和印度西北部。[17][5]印度-雅利安人的迁徙是更大范围的印欧语系族群扩散中的一部分,此扩散起源于黑海-里海草原的原始印欧家园,从公元前第四个千禧年开始。[5][18][19]犍陀罗墓葬文化、H墓地文化、红铜器窖藏文化、赭色陶器文化和彩绘灰陶文化被视为可能与印度-雅利安人迁徙有关的文化。
印度-雅利安人族群因共同的文化规范和语言而团结在一起,他们将自己称作aryā(意为高贵的)。印度-雅利安文化于过去的四千年中,尤其是在印度本土内部不断发展。但其是印度-雅利安人和印度本土族群的价值观及文化遗产融合的结果。[20]这种文化和语言的传播是通过主-从关系系统而达成。这种系统使得其他群体能被吸收并在这种文化中受到同化,也能显示出这种文化对与之互动的其他文化所生出的强烈影响。
大多数使用印度-雅利安语的人群在基因上是中亚草原畜牧人、伊朗狩猎采集者,以及程度较少的南亚狩猎采集者(通常被称为南亚远古祖先,Ancient Ancestral South Indians,简称AASI)混合的后代。而达罗毗荼人是南亚狩猎采集者和伊朗狩猎采集者混合的后代,其中中亚草原游牧民的影响程度较低。[21][22][23]此外,使用南亚语系和藏缅语系的人群也对南亚的基因构成有影响。[24]
本土雅利安论宣扬印度-雅利安人是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居民,而印欧语系是从印度次大陆传播到中亚和欧洲的观点 。当代对这种观点的支持是意识形态驱动的结果,在客观数据和主流学术界中并无任何依据 。
[25][26][27][28][29]
Remove ads
史上印度-雅利安人列表
当代印度雅利安人列表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