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厚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厚盤
Remove ads

厚盘是包括银河系在内的约三分之二所有盘状星系的结构组成部分之一。它最早是在外部侧向星系中发现的。[1]不久之后,它被认为是银河系中一种独特的星系结构,不同于薄盘星系晕[2] 吉尔摩(Gilmore)和李德(Reid)在1983年首次提出星系结构薄盘厚盘星系晕等独特的结构[2]。它被假设在银河平面之上1至5千秒差距(3.3至16.3千光年主导恒星数量和密度[2],,而且在太阳附近,几乎都是由比较老的恒星组成。其恒星化学英语Stellar chemistry成分和恒星运动学(那些组成的恒星)也与薄盘中的恒星不同[3][4]

Thumb
从侧面观看银河系与呈现的一些结构(未依照比例),厚盘以黄色呈现。

厚盘是星系组成的早期运动学和化学证据的来源,因此被认为是理解星系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著距离太阳更远的观测资料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银河系厚盘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的所有距离上,其化学成分和年龄组成并非完全相同。相反,在太阳半径以内,厚盘中金属量较低,而在太阳半径以外,金属量较高。[5] 此外,观测也表明,厚盘恒星的平均年龄从内盘向外盘迅速减少。[6]

Remove ads

起源

对这种结构的形成已经提出了各种的方案,包括:

  • 厚盘来自薄盘的加热[7]
  • 在较大的半径上,较有活力的恒星从星系的内部向外迁徙,形成厚盘[8]
  • 它是银河系和一个大质量的矮星系合并造成的结果[9]
  • 在薄盘形成后不久,因高红移而形成厚盘[10]

辩论

虽然在许多的科学研究中确实提到星系的厚盘结构,而且它甚至被认为是在一潘情形下供通的星系结构[11],然而它的存在依然受到争议。

最近的一项研究声称有证据显示银河系盘面的厚度有著连续和单调的分布,意味著没有厚厚的盘面[12]

相关条目

银河部件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