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胄甲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原胄甲龙属(属名:Propanoplosaurus)是甲龙亚目结节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
自从1994年开始,古生物学家Ray Stanford在美国马里兰州与华盛顿特区的边界发现一个动物遗迹群,并发现一个结节龙科的小型化石,最初被认为是刚孵化幼体[1]。
在2011年,Ray Stanford与大卫·威显穆沛(David Weishampel)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马里兰原胄甲龙(P. marylandicus)。属名意为“之前的胄甲龙”,意指它们类似胄甲龙,而生存年代较早;种名则是以马里兰州为名[1]。
正模标本(编号USNM 540686)发现于塔克森特组(Patuxent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阿普第阶晚期。化石是一个扁平的甲龙类上半身痕迹,以背部躺在地面,可清楚辨识出头部、胸腔、一些脊椎、右前肢、右股骨、以及右脚掌。研究人员反对这化石属于假化石或胚胎的可能性。原弃械龙是第一个发现于美国东岸的结节龙科化石,在此之前只有发现孔牙龙的牙齿化石;也是第一个发现于美国东岸的幼年恐龙化石[1]。
这个标本的长度为13公分,研究人员估计完整身长约为24到28公分。由于头部已发现鳞甲(皮内成骨),研究人员认为这显示结节龙科在幼年阶段已生长出鳞甲。口鼻部中段长,外形疑似覆盖数个鳞甲,研究人员提出原弃械龙的上颌可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鳞甲[1]。
研究人员在命名原胄甲龙时,将它们归类于结节龙科[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